温度和硬实对金花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海龙
作者: 任海龙;魏臻武;乔志宏;陈祥;李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金花菜;种子萌发;温度;硬实率
期刊名称: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ISSN: 1006-9690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49-5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科学指导金花菜的田间生产,以不同来源的5份金花菜(Medicago polymorpha L.)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不同温度(5、10、15、20、25、30、35、40℃)下和破除种皮后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海门、扬中、江都金花菜种子萌发率在20℃左右达到最大值,分别是43%、60%、59%。海安金花菜种子在25℃下萌发率最高,为24%;温岭金花菜种子则在15℃和25℃下萌发率达最高,均为22%。40℃时金花菜种子均无法萌发。金花菜的种皮硬实是限制其萌发的重要因素。不同来源金花菜种子的硬实情况差异较大,海安、海门、扬中、江都、温岭等金花菜种子硬实率分别为84.67%、50.83%、40.50%、37.67%、67.67%。破除种皮硬实可明显提高金花菜种子的萌发率。
分类号: S542.9
- 相关文献
[1]温度和药剂处理对花菱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姚悦梅,潘耀平,戴忠良,吴国平. 2002
[2]温度和PEG胁迫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慧慧,王普昶,赵钢,孙秋,陈莹. 2014
[3]温度对杂交狼尾草及其母本种子萌发的影响. 周洋,丁成龙,赵丹,吴海涛,顾洪如,刘大林. 2008
[4]不同温度和PEG处理对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汪建军,麻安卫,汪治刚,蔡宇,旷宇,田沛. 2016
[5]三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的水热响应. 黄文达,王彦荣,胡小文. 2009
[6]野豌豆属4种植物种子萌发的积温模型分析. 胡小文,王娟,王彦荣. 2012
[7]温度、PEG和NaCl对3种胡枝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刘鸿芳,汪永平,骆凯,余玲,张宝林,塔拉腾,刘晓燕,张吉宇. 2016
[8]报春花属滇海水仙花种子萌发特性. 邵长芬,关文灵,李世峰,宋杰. 2013
[9]环境因素对不同地区牛筋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马艳,马艳,董合林. 2019
[10]环境因素对新疆不同地区田旋花种子萌发的影响. 马小艳,马小艳. 2019
[11]不同土壤条件下沙地雀麦种子的萌发生长特性. 井乐,伊风艳,石凤翎,高翠萍. 2015
[12]温度和干旱胁迫对乌拉特肋脉野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伊风艳,孙海莲,晔薷罕,王晓娟,邱晓,展春芳. 2019
[13]几种环境因子对黄花矶松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靖靖,余玲,朱恭,陈香来,胡小文. 2018
[14]映山红种子特性观测及萌发试验. 李畅,刘晓青,何丽斯,肖政,周惠民,孙晓波,陈尚平,苏家乐. 2019
[15]不同处理对长白山野生黄金菊种子萌发的影响. 董兰,徐安凯,王英哲,徐博,任伟. 2019
[16]不同温度处理对呼伦贝尔天然草地3种野生豆科牧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肖燕子,黄学文,乌仁其其格,孙林,丁霞,侯美玲,张培青. 2020
[17]盐分、温度及其互作对甜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张永平,杨少军,陈绯翔,陈幼源. 2011
[18]狼尾草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田宏,刘洋,张鹤山,熊军波,蔡化. 2013
[19]棉田杂草龙葵种子萌发对温度的生理响应. 李龙龙,马子晴,陈召霞,黄兆峰,黄红娟,魏守辉. 2023
[20]不同温度和外源物质处理对耳叶牛皮消种子萌发的影响. 刘方方,黄进婵,段彤,沈敏,洪键,孙淼,张言周,吴承东,康贻军.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疆南疆枣瘿蚊发生动态调查与防治植物源农药筛选
作者:李毅;肖莉娟;王凡;王晶晶;吴华;冯俊涛
关键词:枣瘿蚊;植物源农药;发生动态;室内毒力;田间防效
-
大理州牛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作者:赵灿奇;冯宇;吕浪;苏晓玲;康德玛;陈祥;丁家波;蒋卉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荧光偏振试验;微量法补体结合试验;流行病学;大理
-
UPLC-MS/MS法鉴选枣胚败育发生的关键代谢物及激素
作者:任海燕;李登科;王永康;赵爱玲;薛晓芳;苏万龙;石美娟;刘丽;李毅
关键词:枣;胚败育;代谢物;激素
-
社会-生态网络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及其驱动因素
作者:乔志宏;李婷;任宇;罗颖;杨亚东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关系;驱动因素;贝叶斯信念网络;延安市
-
放牧强度约束下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
作者:李婷;乔志宏;冯玮含;杨亚东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放牧强度;约束线;权衡分析;时空特征;黄土高原
-
菜用大豆百粒重与主要品质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作者:任海龙;刘冬梅;袁清华;孙铭阳;张闻婷;索海翠
关键词:菜用大豆;百粒重;品质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
-
大豆主要饲用性状的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作者:王传之;崔卫东;任海龙;夏明阳;曾仕晓;张建国
关键词:全株大豆;QTL;生物产量;相对饲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