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花色观赏向日葵杂交后代主要观赏性状遗传规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继霞

作者: 刘继霞;山军建;王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观赏向日葵;杂交后代;遗传规律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56-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不同花色的观赏向日葵杂交后代主要观赏性状的遗传规律,分别以舌状花黄色和白色的观赏向日葵为父母本进行正反交,F1 自交,获得 F2 花色分离群体,分析 2 个群体后代花色及柱头色分离情况,并对株高、盘径、叶片数、舌状花瓣数、分枝数、柱头色及舌状花瓣色等 7 个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2 个群体杂交后代 F1 舌状花均为黄色,F2 均分离出 4 种花色,表明亲本黄色由多基因控制,属于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F1 的柱头均为紫色,F2 分离出绿色和紫色,分离比例约为 1:3,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柱头紫色是由独立等位基因控制的,属于质量性状,柱头紫色对绿色是完全显性;2 个群体中超亲分离现象一致,其中分枝数和叶片数高于亲本范围,舌状花瓣数低于亲本范围,存在超亲分离现象;在中亲优势分析中,YW 比 WY 群体中亲优势明显;F2 性状相关性表现基本一致,株高与花瓣数、分枝数和叶片数,盘径与花瓣数和分枝数,花瓣数与叶片数和分枝数,分枝数与叶片数,花色与柱头色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性。通过对不同花色杂交后代重要观赏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探讨,为观赏向日葵的育种工作提供借鉴。

分类号: S681.9

  • 相关文献

[1]不同春小麦品种光合速率及其在后代中遗传规律研究. 靳存旺,王小兵,于美玲,史红飞,李元清,崔国惠,吴晓华. 2016

[2]观赏向日葵花青素苷合成途径同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张剑亮,潘大仁,周以飞,王占成,华树妹,侯黎丽,随粉粉. 2009

[3]贵州观赏向日葵品种的引种及鉴定. 魏忠芬,杨胜先,奉斌,杨航,于二汝,李慧琳. 2019

[4]观赏向日葵腋芽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研究. 戚永奎,陈涛,朱明,陈建平,沈羊城,陈永红,葛兆建. 2018

[5]核盘菌对观赏向日葵防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郑海霞,王丽,李慧敏,李红,武海峰,张正坤. 2021

[6]观赏向日葵的开花特性及其对播种期的响应. 陈涛,杨华,高进,朱明,任昂彦,李晓莎,施洋,马军,戚永奎. 2021

[7]不同土壤封闭除草剂对观赏向日葵主要观赏价值指标影响的评价. 纪洪亭,王勇,曾燕楠,程润东,王庆南,赵荷娟. 2021

[8]贵州观赏向日葵种质资源的挖掘与创新利用. 魏忠芬,奉斌,李慧琳,于二汝,杨胜先,杨航. 2019

[9]宁夏观赏向日葵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刘继霞,山军建,王平. 2020

[10]播种间距及深度对观赏向日葵生长开花的影响. 葛亚英,田丹青,朱强,潘刚敏,周媛,潘晓韵,万晓. 2020

[11]观赏向日葵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基因PDS的cDNA克隆与表达特性分析. 吴建设,钟淮钦,黄敏玲. 2013

[12]观赏向日葵花瓣色素成分分析. 张剑亮,何琴,潘大仁,周以飞. 2011

[13]观赏向日葵ζ-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HaZDS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钟淮钦,吴建设,黄敏玲,樊荣辉,罗远华,林兵,叶秀仙. 2015

[14]观赏向日葵杂交种龙赏葵5号制种技术. 吴立仁,黄绪堂,陈珊宇,戚永奎,关洪江,范丽娟,周菲,马军,王静,谢鹏远,王文军. 2022

[15]观赏向日葵在重庆地区的引种栽培及应用. 舒承涛,周珊珊,郭航,黄云峰,陈媛. 2016

[16]观赏向日葵品种龙赏葵1号及栽培技术. 王文军,黄绪堂,陈珊宇,戚永奎,周菲,邹建华,马军,冯靖涛,关洪江,李明东,范丽娟,耿龙飞,吴立仁,王静,张明,李岑,侯佳欣,唐立娜,李慧伦. 2021

[17]基于表型性状的观赏向日葵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兴珍,卯旭辉,贾秀苹,谢亚萍,齐燕妮,梁根生. 2022

[18]黑龙江省观赏向日葵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王文军. 2018

[19]观赏向日葵的应用及种植技术. 邹江腾,刘胜利,陈寅初. 2013

[20]观赏向日葵应用分类及绿色栽培技术. 王丽,王洋,李洋,任孝慈,李晓伟,张连喜.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