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玉米新品种“云瑞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强
作者: 胡强;番兴明;谭静;陈洪梅;黄云霄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云瑞1号;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云南农业科技
ISSN: 1000-0488
年卷期: 2010 年 01 期
页码: 51-53
摘要: 云瑞1号是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于1998年组配而成的优质玉米杂交种,父本是从泰国引进的热带玉米群体用穗行法经多代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母本为温带玉米自交系。云瑞1号表现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强,籽粒商品性好等特点,适合在云南省昆明、曲靖、楚雄、大理、保山、红河、文山、德宏、临沧等州(市)和广西、贵州等地海拔600~1600 m的地区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高产、多抗型玉米杂交种黔单15的选育及推广. 祝云芳,陈泽辉,高翔. 2005
[2]玉米杂交种金玉818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祝云芳,陈泽辉,王安贵,郭向阳,王天宇. 2014
[3]国审玉米新品种金玉506的选育及应用. 祝云芳,陈泽辉,任洪,王安贵,郭向阳. 2014
[4]优质多抗广适玉米新品种黔单21的选育及配套技术. 陈华璋,祝云芳,高翔,陈泽辉,王竹,王天宇. 2008
[5]玉米新品种大丰2号的选育. 钮笑晓,张志慧,郭国亮,李培良,赵建峰,宋永文. 2003
[6]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吉单513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吴凤新,张妤,孙志超,蔡鑫茹,邢跃先,夏远峰,檀国庆. 2016
[7]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苏玉糯639选育. 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石明亮,黄小兰,程玉静,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 2011
[8]玉米新品种苏玉42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谢庆春,贾波,严卫古. 2016
[9]玉米新品种大丰5号的选育. 钮笑晓,张志慧,郭国亮. 2009
[10]由2015年美国玉米高产竞赛结果探讨美国玉米育种. 郭琦,刘小丹,代玉仙,任军,李淑华,于明彦,才卓,徐国良,李万良. 2016
[11]优质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强盛51号的选育及示范推广. 刘国强,任丽萍,李素玲,尚春树. 2011
[12]抗旱玉米新品种临玉2号的选育及应用. 张虎,张定一,王建军,崔爱民,樊志新,冯丽赟,郑宏鹏. 2007
[13]春播玉米新品种津单6号的选育. 李凤华,杨兆顺,钱芳,楼辰军,吴俊强,刘均革,董海合. 2008
[14]玉米新品种津单2的选育经过及配套栽培技术. 李凤华,董海合,杨兆顺,楼辰军,钱芳,吴俊强,郝志宝,郭冬生. 2007
[15]早熟多抗玉米新品种先得利19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崔爱民,张久刚,张虎,单皓,陈伟. 2019
[16]抗病丰产玉米新品种'晋单83'的选育与配套栽培技术. 王燕,王建军,赵变平,贾鑫,杨俊伟,李彦良,王富荣. 2019
[17]玉米品种鑫源596的选育研究. 冯铸,梁素明,张志军,张琥瑛. 2018
[18]春播中熟高产玉米品种津单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吴俊强,董海合,李凤华,赵忠宇. 2019
[19]优质高抗宜机收玉米新品种鹏玉14的选育. 王俊强. 2021
[20]玉米新品种边单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吴瑶,巩双印,张崎峰,陈海军,陈凤芝,吴晓彬,李金良.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森林转化为茶园及其管理对土壤碳、氮库的影响和调控机制初探
作者:黄福印;张少博;胡强;罗莹;董雅洁;张洁;李鑫;付建玉;王华森;颜鹏
关键词:土地利用;碳库;氮库;茶园;肥料管理;真菌微生物群落
-
茶叶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颜鹏;胡强;冷杨;董雅洁;黄福印;罗莹;张洁;李征珍;张少博;付建玉;李鑫
关键词:“双碳”战略;茶叶;碳足迹;碳排放;碳清除
-
贵州辣椒丸粒化种子精量直播栽培技术
作者:袁圆;吴康云;何建文;詹永发;牟玉梅;盖霞普;黄云霄;胡建宗;罗燚
关键词:辣椒;种子丸粒化;直播栽培
-
热带玉米诱导系的培育及诱导效果评估
作者:陈洪梅;张玉东;刘晨旭;蒋辅燕;徐春霞;汪燕芬;罗黎明;姚文华;番兴明
关键词: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率
-
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稻水象甲生物酶活性及田间发育动态的影响
作者:杨春林;胡强;李洪浩;席亚东
关键词:稻水象甲;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生物酶活性;解毒酶抑制剂;发育动态
-
云南喀斯特地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及水稻叶面肥筛选
作者:李正真;谭静;李小林;涂建;唐昆;谷安宇;管俊娇;董维;邓伟;吕莹;奎丽梅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水稻;叶面肥
-
茶文化助力鹤峰茶产业发展的探索
作者:王志博;张琳;王东辉;陈昌鸿;张月芳;张具权;胡强
关键词:鹤峰茶;容美贡茶;宜红;古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