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玉米诱导系的培育及诱导效果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洪梅

作者: 陈洪梅;张玉东;刘晨旭;蒋辅燕;徐春霞;汪燕芬;罗黎明;姚文华;番兴明

作者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

关键词: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诱导率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5 年 33 卷 001 期

页码: 8-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温带单倍体诱导系在我国西南及热带地区难以直接利用的现状,利用3个温带玉米单倍体诱导系与1个热带抗病玉米自交系YML146杂交构建选育群体,从中选育含有热带种质的单倍体诱导系。在对选育群体自交6代后,初步筛选出36个诱导率较高、抗病性强、花粉量大的诱导系单株。对36个诱导系进行诱导率测定,结果发现,有8个诱导系的诱导率高于对照CAU5,其中,诱导系8号和10号的诱导率分别比对照CAU5高出35.28%和67.82%,均达显著水平。田间诱导试验表明,诱导系8号的诱导率表现稳定、诱导率高、花粉量大,且抗多种玉米病害,将其命名为“云诱8号”,可在我国热带、亚热带玉米育种中加以应用。含热带种质的新诱导系云诱8号的选育,可进一步助力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高效创新利用,提高育种效率。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高诱1号及改良系对热带玉米种质的单倍体诱导研究. 周锦国,谭贤杰,覃兰秋,曾艳华,谢和霞,谢小东,程伟东. 2015

[2]4个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诱导效果. 贾波,谢庆春,余艳欢. 2023

[3]玉米单倍体高频诱导系吉诱101号的选育. 岳尧海,路明,张建新,马英杰,周旭东,赵万庆,王绍平,张志军,刘文国. 2017

[4]玉米单倍体诱导系对不同类群F_1的诱导率评价. 林红,孙德全,李绥艳,马延华,潘丽艳. 2014

[5]热带玉米单倍体高频诱导系桂热诱2号的选育及综合诱导率初评. 卢生乔,覃宏宇,陈坤,刘亚利,韦正乙,周锦国,钟昌松,杨耀迥,张述宽,弓雪,贺囡囡. 2024

[6]玉米杂交诱导单倍体机理探析. Rotarenco V,Dicu G,Sarmaniuc M,王丽娜,徐国良,代玉仙,任军,李淑华,于明彦,才卓. 2010

[7]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倪向群,贾波,谢庆春. 2012

[8]玉米杂交诱导单倍生殖育种工具材料——单倍体诱导系. 任军,郭琦,刘小丹,代玉仙,于明彦,李淑华,张铭堂,徐国良,才卓. 2020

[9]辽诱系列玉米单倍体诱导系的选育. 刘欣芳,马骏,齐欣,弓雪,孟庆国,Eduard Khatefov,Suprunov Anatoly,赵念力,白添,姜敏,王延波. 2020

[10]桂诱系列热带玉米单倍体诱导系选育. 覃兰秋,程伟东,谭贤杰,周锦国,曾艳华,谢和霞,谢小东. 2015

[11]单倍体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和新进展. 梁文科,戚廷香,徐尚忠. 2004

[12]玉米高频单倍体诱导系选育研究. 段民孝,刘新香,邢锦丰,张华生,王元东,宋伟,张雪原,杨海涛,张春原,吴珊珊,赵久然. 2020

[13]寒地早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LY3-6的选育及诱导效果研究.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范金生,李东林,杨国伟. 2024

[14]利用单倍体诱导系选育玉米自交系研究. 谭静,徐春霞,陈洪梅,罗黎明. 2007

[15]利用父本单倍体诱导系选育自交系的研究进展. 扈光辉. 2009

[16]玉米高频率单倍生殖诱导系吉高诱系3号的选育. 才卓,徐国良,刘向辉,董亚琳,代玉仙,李淑华. 2007

[17]优良早熟玉米单倍体诱导系LY9-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范金生,李东林,杨国伟. 2023

[18]玉米单倍体诱导系Y8的选育. 张述宽,滕辉升,苏琪,刘亚利,陈坤. 2012

[19]同一基础材料的玉米双单倍体(DH)系配合力的分析. 段民孝,赵久然,王元东,邢锦丰,张华生,王继东,张雪原,何瑞娟,王乃顺. 2010

[20]玉米单倍体诱导育种的研究进展. 王永斌,赵远玲,刘昭军,李铁,王广金.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