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翻压绿肥对提高灌漠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贡献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科生

作者: 吴科生;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曹卫东;卢秉林;杨新强;杨蕊菊;崔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施用绿肥;土壤肥力;肥料贡献率;产量稳定性;产量可持续性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1134-11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长期施用绿肥培肥土壤和作物增产的机理。【方法】灌漠土培肥武威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88年,种植制度为小麦/玉米间作,供试绿肥为箭筈豌豆。选择绿肥磷肥配施(GP)、绿肥氮磷配施[1/2 (G+N) P]、氮磷配施(NP)、空白对照(CK) 4个处理,调查了作物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2018年取0—20 cm耕层土壤样品,测定pH、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结果】GP和1/2 (G+N) P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灌漠土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与试验初始值相比,GP、1/2 (G+N) P处理土壤有机质31年后分别增加了68.8%、56.6%,全氮分别增加了75.8%、56.3%,全钾分别增加了16.1%、18.0%,而全磷分别降低了20.3%、27.8%;与NP处理相比,GP和1/2 (G+N) P处理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了29.0%、19.6%,全氮分别增加了43.3%、27.4%,全磷分别增加了18.4%、7.2%,全钾分别增加了1.7%、3.3%。GP和1/2 (G+N) P处理的小麦产量与NP处理差异显著,分别较NP处理增加305 kg/hm~2、248 kg/hm~2,增幅分别为8.0%、6.5%。NP和1/2 (G+N)P处理的玉米产量与GP处理差异显著,分别较GP处理增加1538 kg/hm~2、1503 kg/hm~2,增幅分别为20.3%、19.8%。小麦/玉米间作体系下,GP、1/2 (G+N) P处理的31年肥料贡献率(FCR)平均分别为0.53、0.59,变异系数(CV)分别为0.23、0.20,可持续性指数(SYI)分别为0.54、0.62。【结论】绿肥与氮磷化肥配施均能持续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含量,提高肥料贡献率及作物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小麦、玉米产量与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显著相关。因此,采用适宜绿肥用量和增加氮磷化肥用量的绿肥化肥配施方式,是甘肃河西绿洲灌区灌漠土上小麦玉米生产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的施肥方式。

分类号: S142%S158.3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下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产量稳定性研究. 陈欢,曹承富,孔令聪,张存岭,李玮,乔玉强,杜世州,赵竹. 2014

[2]长期留茬免耕对河西绿洲灌区春小麦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卢秉林,包兴国,车宗贤,张久东,吴科生,杨蕊菊. 2022

[3]化肥与有机肥或秸秆配施提高陇东旱塬黑垆土上作物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王婷,丁宁平,李利利,周海燕,尚来贵. 2019

[4]长期施肥措施下潮土土壤碳氮及小麦产量稳定性的变化特征. 张珂珂,宋晓,郭斗斗,黄晨晨,岳克,张水清,黄绍敏. 2021

[5]减量化肥配施紫云英对水稻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张成兰,吕玉虎,刘春增,李本银,郭晓彦,聂良鹏,张琳,曹卫东. 2021

[6]长期施肥对辽西褐土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忠芳,唐政,李继光,娄翼来,董旭. 2013

[7]紫云英还田对双季稻产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唐杉,王允青,赵决建,张智,吴立蒙,曹卫东. 2015

[8]微生物关键种影响植物残体还田条件下木质素酚浓度-基于30年长期有机培肥试验. 祝玲月,王晓玥,陈晏,卞清,包兴国,张久东,车宗贤,孙波. 2024

[9]长期施肥下我国灌淤土粮食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变化. 段英华,卢昌艾,杨洪波,马常宝,刘亚男,徐明岗. 2018

[10]长期施肥对春玉米耕层土壤养分和肥料贡献率的影响. 刘艳,孙文涛,邢月华,蔡广兴. 2020

[11]氮肥减量下长期间作毛叶苕子根茬还田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卢秉林,车宗贤,张久东,包兴国,吴科生,杨蕊菊. 2022

[12]我国水稻的肥料贡献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李亚贞,韩天富,曲潇琳,马常宝,都江雪,柳开楼,黄晶,刘淑军,刘立生,申哲,张会民. 2023

[13]不同氮肥减施量下玉米针叶豌豆间作体系的产量及效益. 卢秉林,车宗贤,包兴国,张久东,曹卫东,吴科生,杨蕊菊,崔恒. 2021

[14]不同施肥方式对河北省小麦产量及肥料贡献率的影响. 黄少辉,杨云马,刘克桐,杨军芳,邢素丽,孙彦铭,贾良良. 2018

[15]不同缓/控释肥料在京郊春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初探. 范珊珊,杨俊刚,刘瑜,赵凯丽,陈娟,金强,朱文,韩宝,高飞. 2022

[16]水稻蚕豆轮作条件下长期定位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鲁耀,陈宝红,段宗颜,陈拾华,胡万里,黄翠菊. 2009

[17]江淮地区稻田基础土壤肥力与水稻合理施用技术研究. 张祥明,郭熙盛,武际,王允青,李霞红,陈景道. 2009

[18]专用缓释肥对紫色土稻田油菜苗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红琳,杨泽鹏,门胜男,沈学善,钟思成,刘定辉. 2020

[19]长期不同施肥对甘蔗产量稳定性、肥料贡献率及养分流失的影响. 区惠平,周柳强,黄金生,曾艳,朱晓晖,谢如林,谭宏伟,黄碧燕. 2018

[20]减施氮肥对旱地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袁光,张冠初,丁红,徐扬,李泽伦,梁新波,慈敦伟,秦斐斐,石书兵,张智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