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红外超连续激光光谱的水稻种子活力无损分级检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文玲

作者: 金文玲;曹乃亮;朱明东;陈伟;张佩光;赵庆磊;梁静秋;余应弘;吕金光;阚瑞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种子活力;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光学

ISSN: 2095-1531

年卷期: 2020 年 05 期

页码: 1032-104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目前农业种植选种应用对于带稃壳水稻种子活力分级检测的迫切需求,以及现有通用的糙米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超连续激光光谱的水稻种子活力透射光谱检测方法。首先,设计了种子活力近红外吸收光谱检测系统,测量了3种不同年份的带稃壳的水稻种子的近红外吸收光谱,结果显示,水稻种子的活力梯度与近红外吸收光谱的特征吸收峰值相关。然后,采用归一化、二阶导数校正法和正交信号校正相结合优化了种子光谱的预处理算法。最后,建立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对光谱进行降维,确定最佳主成分数目,应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建立了水稻种子活力分析鉴别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透射式吸收光谱检测系统结合PLS-DA判别模型可对不同活力的水稻种子进行分类,校正集和验证集的准确率分别为94.44%和95.92%,筛选后水稻种子的发芽率可达97.17%。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近红外光谱信息实现水稻种子活力无损分级的方法可行,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分类号: O657.33`S511

  • 相关文献

[1]基于NIR和PLS-DA法的东北大米产地快速溯源方法研究. 高彤,吴静珠,林珑,刘志,刘翠玲,于重重. 2019

[2]利用在线近红外光谱鉴别雌雄蚕蛹的方法. 颜辉,梁梦醒,郭成,张业顺,张国政. 2018

[3]基于近红外光谱的茶叶高氯酸盐污染水平研究. 杨青,张雅静,郑丹,张仙,陶明芳,夏珍珍. 2023

[4]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不同产地药用植物重楼的方法研究. 赵艳丽,张霁,袁天军,沈涛,侯英,杨式华,李伟,王元忠,金航. 2014

[5]GC-IMS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8个产区香椿挥发性成分差异. 张乐,张雅,史冠莹,赵丽丽,蒋鹏飞,王旭增,王赵改. 2022

[6]基于多酚类物质差异性判别普洱生茶的贮藏年限. 林昕,王丽,陈兴莲,邵金良,兰珊珊,魏茂琼,沙林杰,刘宏程. 2021

[7]不同采收期滇龙胆的红外光谱鉴别研究. 申云霞,赵艳丽,张霁,金航,王元忠. 2016

[8]紫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区分不同产地川东獐牙菜. 狄准,赵艳丽,张霁,王元忠,李鹂. 2016

[9]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鉴别石斛属植物. 丁长春,方向京,赵艳丽,李贵祥,李涛,王元忠,夏念和. 2014

[10]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与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栗香特征绿茶判别分析. 尹洪旭,杨艳芹,姚月凤,张铭铭,王家勤,江用文,袁海波. 2019

[11]高温老化下甜玉米种子活力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研究. 李武,李妍,李高科,高磊,陈敏忠,卢爵广,胡建广,刘建华. 2018

[12]利用近红外吸收光谱对水稻种子活力的判别方法. 范雪婷,朱明东,杨晨光,谢红军,汤国华,邓昊,曾晓珊,阚瑞峰,何亚柏,余应弘. 2019

[13]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春小麦单粒种子活力鉴定. 时伟芳,谢宗铭,杨丽明,王建华,孙群. 2016

[14]春小麦种子物理指标与种子活力关系的初步分析. 时伟芳,贾佳,冯鹏飞,谢宗铭,杨丽明,王建华,孙群. 2016

[15]普通小麦种子活力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朱玉磊,吴雪静,汪学涵,赖晨骏,杨雨晴,卢茂昂,李敏,何贤芳. 2023

[16]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金银花和山银花判别中的应用研究. 刘征辉,魏静娜,赵琳琳,赵云平,薛天凯,黄迪,郭永泽,程奕. 2020

[17]灞桥樱桃多品质数据分析. 王婷,王冬,韩平,李瑞,白洁,陈海朋,莫丽丽. 2019

[18]不同品牌豆浆粉与假冒豆浆粉无损鉴别方法的建立. 李尚科,董怡青,李跑,单杨,蒋立文,刘霞. 2020

[19]近红外光谱的不同产地柑橘无损鉴别方法. 张欣欣,李尚科,李跑,单杨,蒋立文,刘霞. 2021

[20]基于神经网络的近红外光谱鉴别蜂蜜品种研究. 陈兰珍,孙谦,叶志华,赵静,韩东海,薛晓锋.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