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地区稻麦轮作模式碳足迹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中督

作者: 陈中督;李凤博;冯金飞;周锡跃;徐春春;纪龙;方福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碳足迹;稻麦轮作;全球变暖;生命周期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ISSN: 1005-9121

年卷期: 2019 年 12 期

页码: 81-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 CSSCI

摘要: [目的]稻麦轮作是我国长江下游粮食主产区一种主要的种植制度,系统分析稻麦轮作系统碳足迹构成对于实现该地区低碳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文章基于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农业碳足迹理论及生命周期法定量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稻麦轮作系统碳足迹大小及组成,并进一步分析碳足迹影响因素。[结果](1)长江下游地区稻麦轮作系统单位产量、单位生物量、单位产值碳足迹分别为0.50kgCO_2-eq/kg、0.22kgCO_2-eq/kg和0.22kgCO_2-eq/CNY。CH_4和N_2O排放、柴油、肥料为长江下游地区稻麦轮作系统碳排放主要来源,分别占稻麦生产碳足迹的65%、53%、11%~22%和15%~20%。(2)在调研的稻麦田中发现农资投入中氮肥的施用量和柴油消耗量都与碳足迹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种植规模与碳足迹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小规模稻麦种植相比,大规模稻麦种植单位产量碳足迹分别降低了7.4%和20.9%。(3)作物生产的碳足迹可能受到农场规模、气候条件以及作物管理实践的影响。[结论]发展稻麦轮作系统节肥、节水及免耕技术,构建规模化的低碳种植模式必将成为未来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稻麦轮作模式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举措。

分类号: F326.11`X2

  • 相关文献

[1]2004-2015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冬油菜生产碳足迹的时空变化. 陈中督,徐春春,纪龙,方福平. 2019

[2]2004—2014年南方稻区双季稻生产碳足迹动态及其构成. 陈中督,徐春春,纪龙,方福平,陈阜. 2018

[3]基于农户调查的长江中游地区双季稻生产碳足迹及其构成. 陈中督,徐春春,纪龙,方福平. 2018

[4]基于农户调查的长江流域双季稻生产碳、氮足迹分析-以江西和湖南为例. 陈中督,徐春春,纪龙,方福平. 2023

[5]2004—2013年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 黄晓敏,陈长青,陈铭洲,宋振伟,邓艾兴,张俊,郑成岩,张卫建. 2016

[6]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理论与投融资PPP模式研究. 詹卉. 2014

[7]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及其经济运行研究. 史清华,侯瑞明. 2001

[8]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屋顶绿化碳成本和碳效益研究. 陶婷婷,韦文珊,吴永常,于涛,褚庆全. 2013

[9]树木细根生产与周转研究及方法评述. 李俊英,傅宝春,马迎春. 2006

[10]创新科技金融结合的“生命周期”模式青岛市推进科技金融结合创新实践. 王瑞波,孙炜琳,谭华,石艳萍,于春评. 2013

[11]水资源生命周期理论初探. 王瑞波,姜文来. 2012

[12]基于生命周期法的中国2004-2015年油菜生产氮足迹分析. 陈中督,徐春春,纪龙,方福平. 2019

[13]苹果防灾减灾技术(一). 王金政,薛晓敏,路超. 2012

[14]基于品牌生命周期理论的乡村产业振兴阶段特征及策略研究. 吴昌华,麻福芳,聂园英,江福,揭红. 2024

[15]合作博弈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盈余分配方式的演变 -基于生命周期视角. 张磊,李伟锋,方伟,谭银清. 2022

[16]不同生物量苦草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水体水质的影响. 张来甲,叶春,李春华,宋祥甫,孔祥龙. 2013

[17]噬菌体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综述. 杨金玉,郭聃洋,尤金娜·戴·盖,辛雪,裘纪莹,陈蕾蕾. 2018

[18]生命周期条件下农业用水增值研究. 王瑞波,姜文来. 2012

[19]欧美在猪育种新进展背景下的营养供给和日粮配制新技术. 张宏福. 2015

[20]数据监护现状分析及对我国农业科学数据监护的启示. 赵华,朱亮,鲜国建,赵瑞雪.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