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组织培养及快繁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杭
作者: 孙杭;申刚;吴小波;王丽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树莓;快繁;激素;愈伤组织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24 年 43 卷 009 期
页码: 141-1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红树莓、黑树莓、掌叶覆盆子为试验材料,选取茎段、茎尖和叶片作为外植体,建立树莓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结果表明,适宜获得树莓无菌苗的外植体是茎段和茎尖,三种树莓丛生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2.0)mg/L+NAA(0.1~0.2)mg/L;最佳愈伤出芽培养基为MS+6-BA(5.0 mg/L)+NAA(0.2 mg/L);红树莓增殖培养的培养基为 MS+6-BA(0.5~1.0)mg/L+NAA(0.2 mg/L);黑树莓增殖的培养基为 MS+6-BA(1.0 mg/L)+NAA(0.05~0.1)mg/L;掌叶覆盆子增殖的培养基:MS+6-BA(1.0 mg/L)+NAA(0.2 mg/L).以 1/2 MS+IBA(1.0 mg/L)为培养基诱导生根.炼苗在0.05%KMnO4杀菌条件下,在V粘土∶V泥炭土=1∶1的基质中进行.
分类号: Q943.2
- 相关文献
[1]树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张林水,李志民,李波,吴霞,上官小霞,李燕娥. 2006
[2]树莓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于非. 2017
[3]'海尔特兹'树莓组织培养及其叶柄再生体系的建立. 刘丽,高登涛,魏志峰,郭俊英,李秋利,刘军伟,朱会调. 2019
[4]重瓣大花萱草“Double Firecracker”组培快繁技术. 陈芬,罗桂杰,谭军. 2018
[5]不同激素浓度及抗生素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影响(初报). 马春红,崔四平,郭秀林. 1999
[6]新疆薰衣草C-197优选优株快繁体系的建立及快繁. 廖晴,龚松旺,玛尔哈巴·吾斯满,沙红,高燕. 2016
[7]酢浆草“熔岩”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陈芬,金倩,周玲玲,张黎杰,谭军. 2017
[8]黑莓组培技术研究进展. 何科佳,卜范文,徐海,汤佳乐,林文力,曾斌. 2019
[9]花梨木快繁技术的研究. 林妃,李敬阳,黄东梅,许奕,李艳霞,李羽佳,王必尊. 2014
[10]美洲矾根愈伤组织诱导及其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杨侃侃,王志伟,朱菲莹,贺爱国. 2017
[11]彩色马蹄莲‘高原’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王伟英,邹晖,林江波,戴艺民. 2012
[12]不同激素配比对高寨贡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申刚,乙引,郝丽丽,张宇斌,张习敏. 2012
[13]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周书栋,张竹青,戴雄泽,李立恒,谢达平. 2009
[14]提高籼稻品种组织培养效果的研究. 王子斌,潘学彪,唐克轩,孙宗修. 2001
[15]无患子组培过程中愈伤组织诱导和芽苗增殖的培养基配方研究. 周倩,辜夕容,万宇轩,吴雪莲,刘飞,钱春,姚永宏. 2012
[16]金线莲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杨成行,李晓婷,袁建振,马清. 2018
[17]不同外植体与激素对北美海棠松散型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张伟龙,张超,杨静慧,刘艳军,李瑞祥,刘杉,王芝学. 2020
[18]草木樨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原生质体的制备. 贺辉,贾春林,盛亦兵,陈本建. 2008
[19]大葱成熟胚培养再生植株激素浓度及配比的研究. 宗红,陈运起,王秀峰,高莉敏. 2006
[20]荆半夏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 李先良,李居宁,张喜才,赵志常.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复合肥与微生物菌肥配施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及黑树莓产量的影响
作者:刘师愿;申刚;江洪;吴小波;余江琴
关键词:黑树莓;石漠化地区;肥料配施;产量;土壤理化性质
-
树莓不同品种中主要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分析
作者:王丽敏;申刚;罗德强;李廷洋;王朝权
关键词:树莓;鲜果;活性成分;主栽品种
-
不同葡萄品种在广州的白粉病抗性评价
作者:吴刚;聂松青;陈倩倩;张煜林;刘青;王丽敏;马帅鹏
关键词:葡萄;广州;白粉病;抗性评价
-
配方施肥对铁筷子生长的影响
作者:刘剑东;王晓敏;孙杭
关键词:铁筷子;配方施肥;性状;产量
-
2个杧果新品种在贵州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作者:黄海;段军娜;黄国弟;刘荣;李日旺;刘清国;吴小波;朱文华;龚德勇
关键词:杧果;桂热杧3号;桂热杧4号;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
芒果新品种‘桂热芒4号’的选育
作者:黄国弟;李日旺;陈永森;罗世杏;唐莹莹;郭丽梅;唐玉娟;张宇;黄海;覃昱茗;张燕;赵英;朱文华;吴小波;莫永龙
关键词:芒果新品种;‘桂热芒4号’;选育
-
植物应对干旱胁迫的形态与生理生化响应机制
作者:孙杭
关键词:干旱胁迫;生理生化;形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