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因素相关性及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玉姣

作者: 康晓慧;程登发;孙京瑞;吴国萍;白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成株期抗病性;相关性分析;聚类划分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2 年 27 卷 01 期

页码: 48-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采用自然诱发对241个小麦品种进行大田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并对各因素相关性进行分析及聚类划分,经相关性分析表明反应型和普遍率、终期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抗性鉴定和聚类划分结果显示有39个高抗品种,占总数的16.18%;111个中抗品种,占总数的46.05%;68个中感品种,占总数的28.21%;23个高感品种,占总数的9.54%。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中国47个小麦新品种(系)苗期抗叶锈基因推导. 刘太国,陈万权. 2007

[2]抗条锈病小偃麦双体异附加系山农87074-519的鉴定. 刘爱峰,王洪刚,郝元峰,段友臣,王玉海,吴新儒,李岩,朱玉丽,高居荣. 2007

[3]小麦持久抗条锈病品种的定量判别研究. 董云,尚勋武,周祥椿,殷学贵,谢鸣. 2006

[4]小麦新种质P13的抗条锈性鉴定及抗病机制研究. 熊仕俊,黄芳,孙翠英,梁传静,蒋选利. 2016

[5]小麦品种(系)抗条锈病性鉴定及利用. 井长勤,陈荣振,冯国华. 2003

[6]52个重要小麦品种抗条锈基因的推导. 井长勤,陈荣振,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 2005

[7]贵州小麦区试材料对条锈病的抗性评价. 陈文,隋建枢,王伟,杜月红,何庆才. 2015

[8]小麦品种绵麦37成株期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 周强,李生荣,杜小英,任勇,陶军,欧俊梅,庞启华. 2009

[9]小麦温光型不育恢复系MR168对条锈菌CY32的抗性遗传分析. 任勇,李生荣,周强,李太军,熊帮照. 2009

[10]小麦新品种绵麦39成株期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 周强,李生荣,杜小英,欧俊梅,任勇,陶军,庞启华. 2009

[11]小麦农家品种红麦(京2747)主效抗条锈病基因的RAPD标记. 牛永春,檀根甲. 2006

[12]绵阳系小麦品种抗条锈性变异研究初报. 王凤乐,万安民,谢水仙,杨家秀,刘正德,瞿宗浦,刘述英. 1993

[13]小麦条锈病气象预测方法及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靳宁,景元书,黄文江. 2008

[14]主成分分析法与植被指数经验方法估测冬小麦条锈病严重度的对比研究. 陈云浩,蒋金豹,黄文江,王圆圆. 2009

[15]用冠层光谱比值指数反演条锈病胁迫下的小麦含水量. 蒋金豹,黄文江,陈云浩. 2010

[16]基于Fraunhofer线的小麦条锈病荧光遥感探测. 张永江,黄文江,王纪华,刘良云,马智宏,李佛琳. 2007

[17]四川省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抗性鉴定及抗原筛选. 刘正德,姚革,蒋滨,夏先全,田承权,黄光明. 2005

[18]我国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牛永春. 2000

[19]陇南小麦条锈病的品种遗传多样性控制. 吴立人,宋建荣,金社林. 2008

[20]小麦新种质YW243抗条锈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林志珊,陈孝,马有志,徐世昌,张增艳,辛志勇,王辉.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