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方式对辽西地区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智
作者: 董智;董俊;张晓红;刘洋;苏建党;侯志研;张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免耕;少耕;产量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与装备
ISSN: 1674-1161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4-6
摘要: 以通过对土壤容重、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量、玉米产量、效益及水肥利用率的测定和分析,研究传统旋耕、少耕、免耕3种耕作方式对辽西地区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少免耕可显著增加播前耕层土壤含水量,降低底层土壤紧实度,提高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
分类号: S344
- 相关文献
[1]阜蒙县保护性耕作模式对比分析. 钟钢. 2024
[2]耕作及残茬管理对作物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贾树龙,孟春香,任图生,杨云马. 2004
[3]大豆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 盖志佳,刘婧琦,刘爱群,韩德贤,赵桂范,唐晓东,刘伟婷,张敬涛. 2013
[4]广东省水稻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 任小平,王荣辉,胡学应,区颖刚,唐湘如,杨丹彤. 2019
[5]水稻少免耕技术研究Ⅱ高产的系列配套技术. 杜金泉,帅志希,胡开树,高德伟,刘全丰. 1992
[6]水稻少免耕技术研究 Ⅰ、稻作少免耕类型、生产效应及前景的探讨. 杜金泉,方树安,蒋泽芳,罗文鼎,邹朝全. 1990
[7]保护性耕作与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及其溶磷特性的影响. 范丙全,刘巧玲. 2005
[8]广东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保护性耕作项目研究进展. 任小平,区颖刚,杨丹彤,唐湘如,胡建广. 2015
[9]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 2007
[10]少耕法与免耕法的发展历程与前景. 韩成伟,王玮,李时群. 2008
[11]深松少耕技术对土壤物理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宫秀杰,钱春荣,于洋,马军韬,肖佳雷,王俊河. 2009
[12]不同灌水量对免耕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路战远,张向前,张德建,景振举,姚仲军,程玉臣,张建中,白海,王玉芬. 2012
[13]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盖志佳,吴嘉彧,张敬涛,刘婧琦,蔡丽君,杜佳兴,赵桂范,陈磊,吴俊江. 2019
[14]免耕种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效益的影响. 宋勇,王宇先,赵蕾,徐妍,王冰雪,高盼,徐莹莹,杨慧莹. 2021
[15]玉米秸秆还田免耕栽培效应初探. 刘永贤,韦志耀,袁文,韦凤香. 2009
[16]免耕玉米田杂草群落消长初探. 樊翠芹,王江浩,李秉华,许贤,刘小民,王贵启. 2014
[17]耕作方式与绿肥种植对玉米产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田伟,胡金霞,李刚,张弛,王超,陈秋会,王磊,徐大兵,席运官. 2017
[18]深松免耕种植对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孙贵臣,冯瑞云,陈凌,穆志新,张瑞军,阎晓涛,闫贵云. 2014
[19]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杂草发生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樊翠芹,王贵启,李秉华,许贤. 2009
[20]黑土实施免耕对玉米和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周桂玉,张晓平,范如芹,梁爱珍,黄丹丹,杨学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溶血相关基因缺失降低鳗弧菌感染花鲈的致病性
作者:姜维;周家宇;王雨果;胡存洁;方秀;罗土炎;刘洋;鲍宝龙
关键词:花鲈;鳗弧菌;溶血素;细菌感染;免疫应答
-
不同水力负荷对两种生态沟渠内沉水植物苦草净化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者:蔡敏;崔娜欣;张旭;陈桂发;周丽;邹国燕
关键词:农田径流;生态沟渠;沉水植物;填料;水力负荷
-
鄂东大别山区野生豆科牧草资源调查与评价
作者:熊军波;张鹤山;田宏;陆姣云;吴新江;刘洋
关键词:鄂东大别山区;豆科牧草;植物区系;资源
-
种植密度对辽单1211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刘洋;蔡广兴;张蕾;董智;董俊;苏建党;张晓鹏;侯志研
关键词:辽单1211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
新疆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收获
作者:刘洋;石玉海;胡圣尧;李斌;董云成;王士国
关键词:制种玉米;玉米果穗;饲料;收获
-
14份乡土狼尾草材料幼苗的耐冷性综合评价
作者:陆姣云;田宏;熊军波;吴新江;刘洋;张鹤山
关键词:狼尾草;抗寒性;生理特性;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
-
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接种犊牛的免疫抗体变化
作者:张家瑞;剡文亮;易新萍;马晓菁;叶锋;宋洁;李岩;张力;张旭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A19-△VirB12疫苗;阳性率;抗体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