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葡萄酒中三唑类农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亚芸

作者: 郭亚芸;史红梅;韩晓梅;张晶莹;王哲;丁燕;任凤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三唑类杀菌剂;葡萄酒

期刊名称: 分析试验室

ISSN: 1000-0720

年卷期: 2017 年 07 期

页码: 811-8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建立葡萄酒中三唑类杀菌剂的测定方法,以浸入式固相微萃取技术(DI-SPME)为富集、净化手段,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检测葡萄酒中三唑类杀菌剂的残留量。考察了萃取模式、萃取头类型、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盐效应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萃取效率的影响。最适宜的萃取条件:萃取头为85μm聚丙烯酸酯(PA)、萃取模式为浸入式、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60 min、搅拌速度为800 r/min和NaCl质量分数为10 g/L。戊菌唑、氟硅唑、烯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检出限分别为0.020,0.021,0.035和0.012 mg/L,线性范围为0.1~15 mg/L,相对标准偏差(n=5)在4.0%~9.2%之间,添加质量浓度为1 mg/L与10 mg/L时,戊菌唑、氟硅唑、烯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的添加回收率在92.2%~109.6%之间。方法的建立为葡萄酒中三唑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提供了研究方法和科学依据。

分类号: O657.63`TS262.6

  • 相关文献

[1]超声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葡萄酒中三唑类农药残留. 郭亚芸,丁燕,韩晓梅,王哲,史红梅. 2018

[2]分散液液微萃取与GC-MS联用分析葡萄酒中苯醚甲环唑残留. 郭亚芸,丁燕,史红梅,韩晓梅,王哲. 2017

[3]不同商品酵母对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刘峻溪,张将,史涛涛,于越,李文娟,孙玉霞. 2015

[4]基于SPME/GC-MS联合分析毛尖茶的香气成分. 张小琴,沈强,郑文佳,甘正刚. 2017

[5]固相微萃取GC-MS技术分析果味香味剂成分的研究. 马燕芬,卢德勋,罗婷,赵军,吴继红. 2009

[6]烹制加工对板栗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罗凤莲,夏延斌,欧阳建勋,王燕. 2013

[7]SDE/SPME-GC-MS分析苦荞的挥发性香气成分. 余丽,王灼琛,程江华,谢宁宁,黄晶晶. 2015

[8]红松松塔挥发油的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蒙琦,杨鑫,王静,马莺,丁怡. 2010

[9]燕山地区板栗果实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李杰,王雨,刘诗源,高倩,韩继成. 2021

[10]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芝麻油香气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李萍萍,魏芳,董绪燕,袁钢友,黄凤洪,江木兰,陈洪,余琼卫,冯钰锜. 2009

[11]基于HS-SPME-GC-MS的Bacillus subtilis Czk1挥发性物质的萃取条件优化. 梁艳琼,李锐,吴伟怀,谭施北,习金根,郑金龙,陆英,贺春萍,易克贤. 2021

[12]不同发酵方式对鸭梨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周雪艳,赵一凡,张晓腾,赵国群,关军锋. 2018

[13]不同发酵方式对鸭梨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周雪艳,赵一凡,张晓腾,赵国群,关军锋. 2018

[14]草鱼脆化过程中肌肉挥发性成分变化. 冯静,林婉玲,李来好,杨贤庆,王锦旭,黄卉,胡晓,郝淑贤,吴燕燕. 2016

[15]4个苹果属野生种果实香气成分HS-GC-MS分析. 冯涛,陈学森,张艳敏,苑兆和,王昆,曹玉芬,阎国荣,彭立新. 2010

[16]苦荞粉、苦荞壳及苦荞麸皮挥发性成分分析. 王灼琛,余丽,程江华,谢宁宁,黄晶晶. 2014

[17]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比较雪菊与市售菊花的挥发性成分. 沈维治,邹宇晓,刘凡,施英,廖森泰. 2013

[18]不同提取方法对印度紫檀叶片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郑丽霞,高泽正,吴伟坚,梁广文,符悦冠. 2014

[19]不同干燥方式对蓝莓全粉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 肖尚月,郜海燕,陈杭君,房祥军,徐孝方,黎云龙. 2017

[20]基于HS-SPME-GC-MS法优化酱牛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萃取条件. 李娟,韩东,米思,李侠,张春晖.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