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香荚兰浸膏及增溶特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飞

作者: 徐飞;李俄艳;曲鹏;谷风林;张彦军;王少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荚兰浸膏;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表征;增溶特性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20 年 41 卷 014 期

页码: 6-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香荚兰浸膏的挥发性及稳定性等问题影响其在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试验采用搅拌法、研磨法和喷雾干燥法制备香荚兰浸膏/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包合物,以感官、得率及包合率为指标筛选最佳制备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scopy,IS)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对包合物的粒径、微观结构及溶解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制备香荚兰浸膏包合物的方法为喷雾干燥法,其得率为62.53%,浸膏中油脂包合率为98.03%.通过IR的表征及扫描电镜分析,证明包合物已形成;喷雾干燥法下50%以下包合物粒径为8.74μm,溶解特性分析得到包合物溶解度远高于香荚兰浸膏溶解度,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香兰素的增溶试验分析得到,30%的HP-β-CD水溶液可以增加浸膏中香兰素33%的溶解度.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β-环糊精对毒死蜱的分子识别研究. 张斌,秦岭,车根,李梦竹,范仲学. 2010

[2]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香荚兰浸膏风味组分的条件优化. 徐飞,李俄艳,初众,张彦军,朱科学,曲鹏. 2019

[3]罗非鱼胶原蛋白肽补血微囊制备工艺及其理化特性研究. 李思佳,孙卫东,张业辉,刘磊,张友胜,汪婧瑜,黄利华. 2020

[4]香芹酚-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抑菌效果. 巩卫琪,穆宏磊,郜海燕,郑铨,房祥军,陈杭君. 2015

[5]环糊精包合碘临床消毒效果的研究. 李桂明,林树乾,赵增成. 2014

[6]以黄连素/羟丙基-β-环糊精为荧光探针检测金刚烷胺. 许岩,贺永桓,郑舒文,刘宇宁,陈卫华. 2019

[7]负载柚皮苷的环糊精-多糖基凝胶球的制备、特性及缓释性的研究. 张文娟,郑美瑜,陆胜民,王璐,王阳光. 2023

[8]羟丙基-β-环糊精对辣椒素的荧光增敏及其分析应用. 黄铮,马永钧,葛霞. 2018

[9]香芹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对硫色镰刀菌的抑制作用. 许奕雯,徐瑞,田甲春,田世龙,葛霞. 2023

[10]羟丙基-β-环糊精对肉桂乌龙茶香气的保护. 徐艳群,黄静,吴梓青,谭南峰,徐嘉忆,陈佳,叶田,王根女,龙丹,许勇泉,罗自生. 2024

[11]LNG-HP-β-CD包合物制备、表征及其紫外稳定性研究. 刘琪,刘明,刘晓辉. 2011

[12]纳米二氧化钛抗菌防雾膜的制备表征及对草莓的保鲜效果(英文). 隋思瑶,马佳佳,陆皓茜,王毓宁,丁鹏,李军. 2019

[13]碳纳米管材料在食品安全分析中的应用. 刘腾飞,杨代凤,毛健,章雪明,虞锐鹏. 2018

[14]鸡白细胞介素2(IL-2)DNA-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转染. 张文龙,殷喆,刘霓红,杨涛,刘胜旺,步志高,王君伟,吴东来. 2009

[15]乳化剂对乙草胺微胶囊悬浮剂形成的影响. 郭雯婷,路福绥,庄占兴,李慧,李伟. 2010

[16]竹叶抗氧化物/酪蛋白酸钠/乳清分离蛋白可食膜的制备和性能分析. 汪敏,陈洁莹,徐磊,蒋希芝,冯敏. 2021

[17]壳聚糖基碳量子点的制备、表征及其对过氧化氢的荧光检测研究. 满华盛,吕霞敏,黄建颖. 2021

[18]两种改性磷矿粉的制备与表征. 冯兆滨,刘秀梅,刘光荣,邹绍文,张树清. 2008

[19]磷脂与食品中蛋白质相互作用机制及对蛋白质特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吴劲轩,夏文银,夏川林,蒲军,郭俊英,冯俊,王香君,殷浩. 2020

[20]川陈皮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稳定性评价. 黄威,窦华亭,吴厚玖,王华,孙志高,马亚琴,黄林华,郭莉,王珺,黄学根.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