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西侧华北落叶松林密度对生长和林分蓄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新生

作者: 韩新生;许浩;郭永忠;张源润;梅曙光;王双贵;胡永强;徐秀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华北落叶松;林分密度;树高;胸径;高径比;生物量;材积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169-1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量化林木生长、生物量和蓄积量对密度的响应关系,以期为人工林合理经营与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六盘山半干旱区树龄37 a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现存密度的林分结构与林木生长特征,根据经验方程计算生物量及材积,分析密度对各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研究区林分树高、胸径、单株生物量及材积的平均值依次为14.1~15.5 m、15.1~22.5 cm、75.1~153.0 kg、0.150~0.292 m~3,均随林分密度增加而减小。密度每增加100株/hm~2,树高和胸径分别降低0.037 2 m和0.460 0 cm。在600~1 000株/hm~2范围内,密度每增加100株/hm~2,单株生物量和材积分别降低10.38 kg和0.0189 m~3;在1 000~2 000株/hm~2范围内,密度每增加100株/hm~2,单侏生物量和材积分别降低3.90 kg和0.007 3 m~3。样地林分高径比、生物量、蓄积量依次为0.647~0.994、95.0~150.2 t/hm~2、181.2~300.9 m~3/hm~2,随密度增加而升高;密度每增加100株/hm~2,高径比、生物量、蓄积量增幅分别为0.022 0、3.99 t/hm~2、8.37 m~3/hm~2。不同密度的林木生长指标所占比例均呈正态分布或偏正态分布。【结论】当兼顾林木高径比、单株及林分生物量和材积时,华北落叶松的合理林分密度为1 100~1 350株/hm~2。

分类号: S791.22

  • 相关文献

[1]有机肥对沙地樟子松幼龄林、中龄林生长的影响. 卢志朋,尤国春,安宇宁,马骏,曹怡立,刘敏,杨树军. 2023

[2]基于生长性状和SSR遗传多样性分析的红松第二代优树选择研究. 冯健,张金博,杨圆圆,杜超群,徐柏松,曹颖,姚飞. 2024

[3]冀西北山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材积与生物量研究. 鲁绍伟,曹云生,李福双,陈凤娟,刘涛,杨卓. 2012

[4]间伐对六盘山华北落叶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影响. 吴苗,李卓,殷爱萍,余治家,王正安,马杰,佘萍,贾宝光. 2022

[5]六盘山林区华北落叶松林测树因子相关性分析. 王正安,余治家,马杰,佘萍,李颖,贾宝光. 2021

[6]章古台沙地不同杨树品种生长分析. 李玉航. 2021

[7]海南东寨港主要红树植物树高与胸径相关关系. 王佳燕,余雪标,周光益,雷渊才,王旭,李洪旺. 2007

[8]苏北沿海不同杨树-农作物生态系统下的土壤质量与作物生长生理动态变化. 冯渊圆,徐筱芃,陆海鹰,胡海波,邵宏波. 2021

[9]红松半同胞家系生长性状变异及优良家系和单株的筛选. 张金博,杨圆圆,徐柏松,曹颖,赫亮,冯健. 2024

[10]用动态规划方法确定华北落叶松最优轮伐期及最佳林分密度. 齐晓明. 1992

[11]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密度与生长因子的关系研究. 张健强,尹振海,李学营,杨新兵. 2013

[12]坡向与林分密度对麻栎林生物量的影响. 卢正茂. 2021

[13]六盘山叠叠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的分配特征. 韩新生,王彦辉,李振华,王艳兵,姚依强,张桐. 2016

[14]高径比对猪场废水脱氮与沼气脱硫耦联反应器的影响. 孙竹,伍钧,蒲小东,邓良伟. 2010

[15]樟子松人工成熟林凋落叶"三大素"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张野,雷泽勇,赵国军,周凤艳,杨晓红,杨雨欣. 2024

[16]湖滨林草复合缓冲带对泥沙和氮磷的拦截效果. 卜晓莉,王利民,薛建辉. 2015

[17]辽东山区蒙古栎径向生长对林分密度和气候因子的响应. 毛沂新,张慧东,王睿照,颜廷武,魏文俊,云丽丽,潘文利,尤文忠. 2021

[18]不同水源距离对胡杨林群落特征的影响. 包艳丽,牛树奎,邓江宇,李俊清. 2011

[19]樟子松人工成熟林凋落物产量及影响因素. 张野,雷泽勇,赵国军,周凤艳,杨晓红,杨雨欣. 2023

[20]林分结构对辽东山区蒙古栎林天然更新的影响. 董莉莉,刘红民,赵济川,高英旭,汪成成,范俊岗.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