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继强
作者: 李继强;赵向田;荆鹏晏;宋自仁;刘贵华;袁鸿雁;刘秦;马丽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河西;甘蓝型;春油菜;制种技术;研究初报
期刊名称: 2012年甘肃省“食品安全与健康生活”学术年会论文集粹
ISSN:
年卷期: 2012 年 总第15期 期
页码: 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不同海拔不同播期不同行比甘蓝型春油菜制种产量的研究,表明在对甘蓝型春油菜制种时应选择高海拔区制种,同一行比,海拔高的地区产量高;同一海拔,行比与产量呈正相关。从而得出在本生态区进行甘蓝型春油菜制种时,应选择早播、高海拔、多行比与及时割除父本行的制种模式,以求获得理想的制种产量。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种植地区对甘蓝型春油菜品种品质的影响. 王毅,董云,靳丰蔚,庞进平,徐一涌. 2017
[2]白砂枇杷不同栽培条件生长结果研究初报. 陈方永,吴才华,苏建,任正初. 2007
[3]甘肃河西地区早酥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李清,杨富海. 2016
[4]小菜蛾辐射不育研究初报. 柯礼道,方菊莲. 1980
[5]8个鲜食葡萄品种能用于河西设施栽培. 白耀栋,郝燕. 2020
[6]利用国外大豆资源选育高油种质研究初报. 郭泰,魏淑红,于勇. 2005
[7]甘肃河西地区麦秆菊常规种生产技术. 汤玲,潘艳花,王卫成,唐小刚,任家玄. 2024
[8]甘肃河西地区国光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李清,杨富海. 2017
[9]海南哈密瓜简易设施栽培覆盖模式研究初报. 李劲松,曹兵,陈光明,林亚琼,况坝根. 2005
[10]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恢复系8274R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白俊霞. 2012
[11]甘蓝型隐型核不育三系油菜新品种油科1号高产制种技术研究. 汤勇,陈东杰,汤晓华,徐春,张瑞茂. 2017
[12]早熟高油分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早12的选育. 喻时周,秦信蓉,袁暘暘,汤勇,沈奇,赵云,杜才富. 2014
[13]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选育研究. 侯国佐,杜才富. 1997
[14]甘蓝型无花瓣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NF011AB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汤晓华. 2010
[15]甘蓝型杂黄籽优质杂交油菜品种嘉油占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汤勇,周荣,周棱波,白俊霞. 2012
[16]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花油203的选育. 汤晓华,陈芝能,王华,王海林. 2011
[17]高产优质甘蓝型杂交油菜淮杂油7号的选育. 蒋守华,刘葛山. 2011
[18]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高油分黄籽双低恢复系8264 R的选育. 汤勇,李风华,白俊霞,邵明波. 2016
[19]甘蓝型黄籽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盐2A的选育. 单忠德,孙明法,严国红,王爱民,孙红芹. 2007
[20]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苏油4号. 孙华,许才康,蒋鹤云,张建栋.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低温贮藏方式对牛羊肉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贾荣杰;王芊彤;李继强;郝剑刚;韩永胜;刘昀阁;张一敏
关键词:贮藏温度;肉品品质;牛肉;羊肉;保鲜;货架期
-
木薯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对低温胁迫的响应
作者:吴远航;刘秦;刘攀道;郭鹏飞;李敏;蒋凌雁;罗丽娟
关键词:木薯;低温胁迫;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类黄酮;抗氧化
-
5-羟色胺对油菜幼苗干旱的缓解效应
作者:田姗姗;李继强;邹锡玲;张学昆;付桂萍;吕艳;曾柳;闫蕾;刘月;钟燕;杨静;陈建军;马海清;程勇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5-羟色胺;模拟干旱;幼苗
-
白叶枯病菌侵染下的水稻内参基因稳定性
作者:唐枝娟;刘秦;肖晓蓉;牛晓磊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水稻内参基因;qRT-PCR
-
油菜株高QTL定位、整合和候选基因鉴定
作者:张江江;詹杰鹏;刘清云;师家勤;王新发;刘贵华;王汉中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株高;遗传结构;QTL;候选基因;QTL与环境的互作
-
甘蓝型油菜BnPLE2基因克隆及转基因拟南芥过表达分析
作者:叶姜;詹杰鹏;师家勤;王新发;刘贵华;王汉中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BnPLE2基因;克隆;过量表达;株型
-
木薯试管微型薯与田间块根的结构发育比较
作者:唐绪飞;钏秀娟;刘秦;罗丽娟;李开绵
关键词:木薯;组培;微型薯;块根;解剖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