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猕猴桃多酚和类胡萝卜素组成的主成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虹

作者: 常虹;张翼钊;钱建平;李文生;王云香;周家华;王宝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猕猴桃;多酚;类胡萝卜素;主成分分析;品质差异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24 年 015 期

页码: 155-1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研究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的品质特征及多酚类和类胡萝卜素组成的区别,选取12种市售猕猴桃采用直接测量法对基本品质特征(硬度、可溶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果实的多酚和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对不同品种猕猴桃中多酚和类胡萝卜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12种猕猴桃果实品质特征、多酚组分含量和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差异明显。海沃德果实较硬,硬度为1.10 kg/cm2,翠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为18.78%,东红可滴定酸含量较高,为1.40%,翠玉维生素C含量较高,为207.90 mg/kg。猕猴桃果实中,单体酚以(-)-原儿茶酸含量最高,(-)-儿茶素含量最低;单体类胡萝卜素以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α-胡萝卜素含量最低;猕猴桃果实中至少含有23种多酚,6种类胡萝卜素,其中奎宁酸、芦丁是含量最高的2种多酚,含量分别在74.09~304.16 mg/kg和3.58~31.63 mg/kg。金梅、翠香、海沃德、米良1号果实中的多酚组成最为复杂,至少有25种,其中β-胡萝卜素是含量最高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1.06~41.57 mg/kg。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2个猕猴桃品种进行全面的评价,得出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8.609%,可以反映猕猴桃品质的大部分信息,不同品种猕猴桃多酚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明显。

分类号: S663.4%TS255.1

  • 相关文献

[1]多酚对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胡雨卿,余元善,宋贤良,邹波,吴继军,徐玉娟,肖更生,胡腾根. 2023

[2]不同猕猴桃品种果肉色素含量及关键酶活性变化规律. 涂美艳,陈栋,廖明安,李靖,孙淑霞,宋海岩,徐子鸿,刘春阳,江国良. 2022

[3]猕猴桃果实中酚类物质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 张云,刘芳,卜范文,陆英,徐海,汤佳乐,尹春峰,林文力. 2019

[4]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35个苹果品种多酚综合评价. 冉军舰,孙华迪,陈晓静,梁新红,焦中高,赵瑞香. 2016

[5]寒地苹果地方品种果实多酚组分及其构成差异. 李伟群,赵继荣,王爽,于文全,李林,卜海东,王昆,刘畅. 2021

[6]不同产地花椒中多酚类物质的鉴定与差异性分析. 刘洋洋,袁源,陈龙,李如一,奎杰,李积华,廖良坤. 2024

[7]基于多酚类物质差异性判别普洱生茶的贮藏年限. 林昕,王丽,陈兴莲,邵金良,兰珊珊,魏茂琼,沙林杰,刘宏程. 2021

[8]14种海棠果实多酚种类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李楠,师俊玲,王昆. 2014

[9]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35个苹果品种多酚综合评价. 冉军舰,孙华迪,陈晓静,梁新红,焦中高,赵瑞香. 2017

[10]7种猕猴桃种质耐热性综合评价. 卜范文,张平,林文力,吴念庆,徐海. 2018

[11]猕猴桃品种对猕猴桃脆片品质影响的评价. 范传会,黄文俊,钟彩虹,何建军,陈学玲,张琦. 2022

[12]猕猴桃果实采后常温贮藏期品质评价. 郭琳琳,庞荣丽,罗静,王瑞萍,乔成奎,田发军,王彩霞,李君,庞涛,谢汉忠. 2021

[13]不同猕猴桃品种在贮藏过程中果实质构的变化. 陆玲鸿,马媛媛,古咸彬,宋根华,肖金平,张慧琴. 2023

[14]完善鸭蛋产品加工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 杜金平. 2016

[15]黑龙江苹果与嘎啦苹果品质差异分析. 李卓,郭玉蓉,刘婧琳,田兰兰,刘延杰. 2011

[16]环境对黑木耳品质差异影响分析. 范永鹏,雷虹. 2017

[17]广西地区美国山核桃果实品质观察及综合评价. 黄锡云,贺鹏,张涛,宋海云,郑树芳,覃振师,王文林. 2020

[18]不同破碎方法对大米品质的影响. 游向荣,张雅媛,孙健,谢小强,黄承祖,李明娟,王颖,周葵. 2018

[19]不同品系(组合)鸭蛋品质的研究. 刘雅丽. 2013

[20]凤凰单丛茶品质地域性差异的生化基础. 唐颢,方华春,唐劲驰,黎健龙,周波,蔡娇.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