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枝菌根真菌繁殖体的高效扩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玉丹
作者: 黄玉丹;张淑彬;李琳;梁斌;高雪;武亚芬;李敏;向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基质;寄主植物;孢子密度
期刊名称: 微生物学通报
ISSN: 0253-2654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503-5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背景】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 AM)真菌能够和大多数植物形成互利共生体系,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抗逆能力,在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但AM真菌的繁殖技术限制了其应用。【目的】构建AM真菌的高效繁殖体系。【方法】于温室盆栽条件下,将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接种于由3种寄主植物高粱(Sorghum bicolor)、玉米(Zea mays)、红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与5种培养基质(沸石、河砂、草炭、珍珠岩和蛭石)构建的4种繁殖体系中进行培养。研究不同繁殖体系对根内根孢囊霉侵染程度、产孢量的影响;然后利用高粱接种扩繁的菌剂进行AM真菌侵染能力的测定以验证其扩繁效果;最后基于筛选出的最优扩繁条件探讨对其他种类AM真菌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幼套近明球囊霉(Clariodeoglous etunicatum)、地表多样孢囊霉(Diversispora versiformis)和脆无梗囊霉(Acaulospora delicate)的扩繁效果。【结果】基质为河砂+蛭石+草炭(体积比为1:4:1),寄主植物为玉米+红三叶草处理的根内根孢囊霉产孢量最高,达到1 912个/g-基质且接种高粱后表现出较好的侵染潜力,同时显著提高了高粱的地上部生物量。此外,利用该组合扩繁其他种类AM真菌,发现孢子数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扩繁后摩西斗管囊霉、幼套近明球囊霉、地表多样孢囊霉和脆无梗囊霉的孢子数较扩繁前分别增加了6.24、2.92、35.18和4.18倍。【结论】以玉米+红三叶草为寄主植物,以河砂+蛭石+草炭(1:4:1)为基质,即通气孔隙为3.57%、持水孔隙为48.19%、容重为1.03 g/cm~3、电导率为152.5μS/cm、pH值为5.61、速效磷为5.6 mg/kg、碱解氮为80 mg/kg、速效钾为449.8 mg/kg、有机质为56.11 g/kg的条件有助于根内根孢囊霉达到最佳的扩繁效果,同时对其他AM真菌扩繁效果也相对较好,能够达到高效扩繁AM真菌繁殖体的目的。
分类号: S154.3
- 相关文献
[1]丛枝菌根真菌与大田辣椒定殖共生研究. 娄璇,陶刚,王廿,卯婷婷,赵玳琳. 2019
[2]两种丛枝菌根真菌扩繁比较及其对玉米促生的研究. 刘铭铭,李衍素,孙锦,贺超兴. 2018
[3]丛枝菌根真菌对番茄苗期生长及矿质营养吸收的作用. 贺超兴,张志斌,王怀松,Tunde Takacs,Attila AntonTun. 2006
[4]天津滨海盐碱土中VA菌根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张峰峰,周可,赵玉洁,谢凤行,李亚玲. 2012
[5]天津滨海盐碱土中VA茵根真菌资源调查研究. 张峰峰,周可,赵玉洁,谢凤行,李亚玲. 2012
[6]长期保护性耕作对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张贵云,张丽萍,魏明峰,刘珍,范巧兰,吕贝贝,姚众,柴跃进. 2018
[7]银杏根际丛枝菌根真菌生长与根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谢丽源,熊丙全,曾明,余东. 2004
[8]丛枝菌根真菌对香椿实生苗生长的影响. 孟祥霞,李敏,王幼珊,张美庆,郭玉梅. 2000
[9]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对土传菌物病害抗性的研究进展. 高秀兵,陈娟,姚雍静,郭灿,王国华. 2010
[10]8种豆科灌木栽培种丛枝菌根真菌种类及分布. 吴涛,姚红艳,莫本田,龙忠富,罗充. 2016
[11]喀斯特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AMF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何跃军,吴春玉,何丙辉,丁贵杰,孙学广,高秀兵. 2016
[12]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抗盐碱胁迫能力的研究进展. 祝文婷,陈为京,陈建爱,苗明升. 2013
[13]采煤沉陷地丛枝菌根的应用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毕银丽,王瑾,孔维平,于淼,张晓燕. 2014
[14]大田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蔗品种“福农41号”生长的影响. 谭彩丽,李廷化,雷崇华,韦金凡. 2015
[15]贵州茶树丛枝菌根真菌资源及其种属的形态特征. 邢丹,张爱民,李珍,陈娟,王振轩,涂逸洋,高秀兵. 2015
[16]丛枝菌根真菌对半夏产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郭巧生,程俐陶,刘作易. 2010
[17]丛枝菌根真菌对还田稻秆分解的影响. 贾艳艳,杜小凤,施洪泉,高怀中,孔祥仕,顾大路,杨文飞,诸俊,王伟中. 2019
[18]菌根桑恢复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研究探讨(英文). 邢丹,王震洪,张爱民,付文婷,韩世玉. 2014
[19]茶树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 高秀兵,陈娟,郭灿,姚雍静,赵志清. 2011
[20]丛枝菌根真菌对“金口”芹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马通,陈潇,金静,李敏,易晓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猪肠病毒G型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作者:林艳;夏嘉鑫;周远成;李敏;郑勤琴;陈莉群;岳丰雄
关键词:猪;仔猪;猪肠病毒G型;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人工感染模型;腹泻
-
贵州省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对策研究
作者:唐会会;周维佳;朱速松;裴晓红;吴圣;李敏;靳颖;曾涛;江学海;李祖军;龙武华;彭强;邓茹月;李佳丽
关键词: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种质资源;对策;贵州
-
饲料添加γ-氨基丁酸对黄颡鱼幼鱼生长、消化酶活性、lpl和tor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侯冬强;李敏;赵红霞;李培佳;黄文;曹俊明
关键词:黄颡鱼;γ-氨基丁酸;生长性能;消化;营养代谢基因
-
紫云英和秸秆协同还田对稻田氮素当季利用与去向的影响
作者:卜容燕;程文龙;韩上;纪根学;唐杉;胡润;李敏;王慧;朱睿;武际
关键词:紫云英;水稻秸秆;阶段供氮特性;氮肥利用效率;~(15)N同位素;氮素去向
-
不同强化处理措施生态沟渠的净化效果对比分析
作者:李敏;张迎颖;王岩;张志勇;苏国东;刘海琴;宋雪飞;姜智绘
关键词:生态沟渠;农田退水;削减率;氮;磷
-
不同芯片密度对华西牛重要经济性状基因组评估准确性的影响
作者:王元清;王泽昭;朱波;陈燕;徐凌洋;张路培;高会江;李超;李俊雅;高雪
关键词:华西牛;基因组选择;标记密度;育种芯片;中国肉牛基因组选择指数
-
精准基因编辑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佳美;李欣淼;高雪;张路培;李俊雅;彭巍;张君;雷初朝;黄永震
关键词:精准基因编辑;单碱基编辑;CRISPR-Cas;引导编辑;生物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