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求、文化选择与技术革新:14-17世纪蓝靛在中国的发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颖

作者: 王颖;包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消费市场;文化认同;制靛染色技术;蓝靛生产

期刊名称: 中国农史

ISSN: 1000-4459

年卷期: 2024 年 43 卷 001 期

页码: 67-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SCI

摘要: 14-17世纪,纵跨元明清三朝,无论政权如何更替,都未改变蓝靛色作为官方服饰的主要颜色,蓝靛也逐渐成为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之一,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市民消费拉动了蓝靛市场.因为蓝靛染成的青蓝色系棉布及蓝印花布兼具美观与实用功能,符合市民需求.市民阶层壮大,棉纺织及印染技术改进,使得蓝靛色棉织物在服饰消费中占比扩大.第二,蓝靛色服饰所蕴含的文化认同对蓝靛消费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礼制象征、文人审美、风俗习惯等方面,这些进一步巩固了蓝靛在植物染料消费中的重要地位.第三,明以后,较成熟的中国传统种蓝制靛染色技术系统的形成,涵盖了蓝草的生产与加工,蓝靛的制作与染色,主要表现在明代高产高效的制靛技术的革新、"标缸"体系与复杂套色染技术体系的完善、蓝草种植加工体系的区域化,这些在技术层面上解决了蓝靛的市场供给问题.总之,本文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认同为基础,以完备的生产加工及应用技术体系为支撑,解读蓝靛在14-17世纪逐步成为中国产销之首的传统植物染料的原因.

分类号: S-09%K207

  • 相关文献

[1]从商路地域差异看民国晋商服饰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 梁惠娥,方凌云,贾蕾蕾. 2023

[2]在解构与重构之间:农业遗产与工业文明交互中的文化认同困境. 陈加晋,卢勇. 2022

[3]全球天然橡胶发展趋势及我国多元化发展之路(上). 张立群,张继川,王锋,刘实忠. 2013

[4]我国水产品市场分析. 刘大安. 2003

[5]养禽生产必须看准消费市场及其变化. 刘文奎. 2002

[6]城镇居民品牌鸡蛋购买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京冀实地调研. 周志敏,薛凤蕊,朱宁. 2021

[7]儿童挂面食品的消费市场供给特征分析. 刘锐,孙君茂,邢亚楠,吴桂玲,魏益民,郭燕枝. 2017

[8]北京挂面消费市场供给发展研究(2010—2015). 刘锐,邢亚楠,魏益民,孙君茂. 2018

[9]深远海养殖工船的优势及创新技术. 房熊,徐志强. 2023

[10]基于巴西橡胶树的天然橡胶生产. Yasuyuki Hayashi,田郎. 2011

[11]我国猪肉消费市场特征及发展趋势分析. 赵颖文,陈春燕. 2011

[12]2016~2019年广东茶叶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李丹霞,甘阳英,洪建军. 2020

[13]关于茸鹿副产品开发及培育终端消费市场的几点思考. 刘秉宇,刘彦.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