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一种蓝莓枝枯病病原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小艳

作者: 张小艳;陈细红;谢丽雪;张立杰;郑姗;李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蓝莓;枝枯病;间座壳菌;鉴定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10 期

页码: 1214-121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福建省三明地区蓝莓枝枯病的病原菌,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受害蓝莓枝条样品,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采用针刺法进行致病性测定完成柯赫氏法则验证,利用形态学特征并联合分子生物学,明确致病菌的分类地位。【结果】从病组织中分离获得菌株KW1-4,将其回接至健康蓝莓枝条后,接种部位出现干枯病斑,再次分离获得的菌株与接种菌株一致,表明该菌株是引起蓝莓枝枯病的病原菌。菌株KW1-4菌落圆形,白色至灰色,有2种类型分生孢子,α型分生孢子长椭圆形至梭形,具2个明显油球,(4.77~7.63)μm×(1.55~2.71)μm, β型分生孢子线形,无油球,(11.95~19.65)μm×(1.05~1.94)μm。采用ITS,TEF1-ɑ,β-tubulin3段基因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供试菌株KW1-4与Diaporthe australiana聚在同一分支。对比形态学特征,确定菌株KW1-4为间座壳属真菌Diaporthe australiana。【结论】引起福建省三明市蓝莓枝枯病的病原菌是Diaporthe australiana,本研究首次报道Diaporthe australiana能够侵染蓝莓枝条。

分类号: S436.639

  • 相关文献

[1]蓝莓组培苗耐高pH值培养基鉴定. 周双,梁文卫,王明洁,孙兰英,崔玉志. 2017

[2]云南省蓝莓茎基腐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杨秀梅,瞿素萍,张艺萍,吴学尉,王丽花. 2022

[3]蓝莓采后果实致腐菌的分离鉴定及植物精油对其抑制作用的研究. 王丹,张静,翟浩,杨娟侠,辛力,董成虎. 2020

[4]余甘子斑点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赖多,王德林,周国昌,邵雪花,秦健,庄庆礼,蔡时可,肖维强. 2024

[5]蜜柚间座壳黑点病菌(Diaporthe citri)LAMP可视化检测技术的建立. 赖宝春,姚锦爱. 2022

[6]忍冬枝枯病对忍冬药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杨帆,刘玉霞,李炯,高素霞,文艺,王飞,鲁传涛,刘红彦. 2018

[7]秀山琯溪蜜柚枝枯病菌的分离和鉴定. 胡军华,王雪莲,刘荣萍,姚廷山,左佩佩,胡文召,肖晓华. 2014

[8]越橘葡萄座腔菌枝枯病的病原菌鉴定. 徐成楠,周宗山,迟福梅,吴玉星,冀志蕊,张红军. 2013

[9]桃枝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顾立明,方丽,熊彩珍,景筱荣,金建芳,王立如,王汉荣. 2013

[10]浙江枇杷枝枯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分析. 冯健君,方丽,王连平,王汉荣,李和孟. 2016

[11]杧果枝枯病拟茎点霉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符致蕾,杨石有,张蕊,张贺. 2017

[12]核桃病害. 孙楚. 1986

[13]激素配比和pH值对蓝莓试管苗增殖生长的影响. 张舵,杨艳敏,魏永祥,刘成,王莉,魏鑫,刘有春. 2015

[14]拉萨蓝莓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邓岚,李宝海,曾秀丽,杨亚辉,龚君华,周建设,张姗姗. 2014

[15]蓝莓绿枝扦插繁育技术研究. 张晓玉,贾爱军,高扬. 2014

[16]中蜂授粉对蓝莓贮藏保鲜期品质的影响. 林平,韦小平,徐祖荫,孙秋,林黎,许宁. 2016

[17]中蜂授粉对蓝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韦小平,林黎,徐祖荫,何成文,孙秋,杨丰. 2016

[18]~(60)Co-γ辐照技术在蓝莓贮藏保鲜上的应用. 陈梦玉,林平,程转红,杨建勇. 2014

[19]~(60)Co-γ动态辐照对“园蓝”蓝莓品质的影响. 陈曦,李国林,陈梦玉,林平,黄道梅. 2016

[20]蓝莓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郑秀艳,孟繁博,黄道梅,陈曦,李国林,李咏富,林茂.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