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NLR家族全基因组鉴定、进化分析及在不同病害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邢苗苗

作者: 邢苗苗;刘星;孔枞枞;杨丽梅;庄木;张扬勇;王勇;方智远;吕红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NLR家族基因;抗病;表达分析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19 年 04 期

页码: 723-7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了87个甘蓝NLR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了进化分析和表达分析。基因结构和motif组成分析表明,87个基因可分为5个亚类:NB-LRR(34个)、CC-NB-LRR(6个)、TIR-NB-LRR(45个)、RPW8-NB-LRR(1个)和CC-TIR-NB-LRR(1个);染色体定位分析表明,该家族基因在9条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地单一或成簇分布;进化分析表明,甘蓝35个NLR基因与白菜NLR基因存在同源关系,其余52个基因为甘蓝特有;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了参与甘蓝枯萎病、黑腐病、根肿病、霜霉病、白粉病等抗性应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参与不同病害胁迫抗性应答反应的NLR基因差异较大,这可能与不同NLR基因对不同病原特异性识别有关。

分类号: S635

  • 相关文献

[1]秋甘蓝新品种惠丰3号的选育及栽培. 武永慧,王翠仙,程伯瑛. 2004

[2]浅析甘蓝抗病育种研究进展和展望. 李岩,李荫藩,王春珍,王娟. 2016

[3]中早熟甘蓝新品种惠丰3号的选育. 王翠仙. 2006

[4]黔西北地区夏秋反季节甘蓝菜青虫消长调查及防治. 王天文,李桂莲,李德友,文林宏,李崇信,陈国焘,靳毅,郑美荣. 2008

[5]夏秋甘蓝品种比较试验. 张婷,郭惊涛. 2015

[6]早熟圆球甘蓝新品种——青玉. 毛忠良,王建华,陈智超,吴国平. 2014

[7]辣椒-甘蓝(花菜)-萝卜1年3季高效栽培模式. 蔡霞,孟平红,李桂莲,郭惊涛,林宏,王启军. 2015

[8]2.5%保得乳油在甘蓝上残留动态研究. 刘凤来,郭永泽,宋淑荣,张玉婷,石守良. 2000

[9]克服甘蓝自交下交和性方法的探讨. 曹必好,王远欧. 1998

[10]强冬性早熟甘蓝―科甘一号. 王远欧,曹必好. 1999

[11]蕾期授粉条件对甘蓝结荚率和结籽量的影响. 潘耀平,毛忠良,吴国平,戴忠良,赵亚夫. 1997

[12]CryIA(c)转基因结球甘蓝的抗虫性研究. 李汉霞,尹若贺,陆芽春,张俊红. 2006

[13]春季早甘蓝的栽培技术. 张岩,姜天元,张妤. 2014

[14]低温胁迫对甘蓝幼苗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 秦文斌,山溪,张振超,姚悦梅,肖燕,戴忠良. 2018

[15]秋花椰菜高产栽培技术. 李向勇. 2007

[16]复合有机基质在甘蓝育苗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孙玉东,秦进华,赵建锋,罗德旭. 2009

[17]甘蓝冬季基质穴盘育苗关键技术. 费月跃,顾闽峰,王伟义,彭亚民,王军. 2014

[18]影响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亲和指数的因素. 曹必好,王远欧,贾占温. 2000

[19]新农药米满、锐劲特在甘监上的残留试验. 段婷婷,陈才俊,秦立新,廖国会,陈湘燕. 2006

[20]甘蓝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郭惊涛,孟平红,吴康云,邓英.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