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两系不育系的育种应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现伟

作者: 张现伟;唐永群;李超明;姚雄;肖人鹏;杨光荣;段秀建;李经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两系不育系;配合力;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33 期

页码: 6-10

摘要: 水稻是重庆市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两系杂交水稻因育种效率高、种子生产成本低、品种稻米品质好等优势,近年来成为水稻研究的热点之一。为明确两系水稻杂交组合遗传特性,选择了渝优系列代表性恢复系11个,分别与两系不育系‘C815s’、‘深08s’配制两系杂交新组合,对新组合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组合实际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C815s’组合在株高、产量、稻瘟病抗性等性状上优于‘深08s’组合,而‘深08s’组合则在生育期、有效穗、稻米品质等方面优于‘C815s’组合。研究结果为两系亲本的创制及两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6个籼型两系不育系的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吴爽,李晓兵,杜士云,江建华,王辉,王德正. 2017

[2]利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优质水稻两系不育系EH1S. 刘凯,李三和,徐华山,陈志军,杨国才,游艾青. 2019

[3]籼粳型两系不育系中智2S的选育及应用. 毛一剑,李春生,王小琦,吴荣梁,王跃星. 2021

[4]粳型实用两系不育系选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培德,徐华山,陈胜兵. 2014

[5]中国与南亚水稻恢复系资源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英文). 曹应江,郑家奎,蒋开锋,张涛,杨莉,杨乾华,万先齐,郭小蛟,秦俭,罗婧,李昭祥,高磊. 2017

[6]中国与南亚水稻恢复系资源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曹应江,郑家奎,蒋开锋,张涛,杨莉,杨乾华,万先齐,郭小蛟. 2016

[7]水稻强分蘖两系不育系‘明S’农艺性状研究. 彭既明. 2016

[8]水稻红米恢复系红恢937配合力研究. 张上都,石邦志,周乐良,伍祥,陈文强. 2013

[9]自育水稻三系不育系黔209A配合力分析. 龙江辉,向关伦,甘雨,郭慧,王际凤,杨占烈,郝留根. 2017

[10]水稻三系不育系香209A的配合力分析. 杨占烈,姜萍,余德涛. 2011

[11]水稻强优势恢复系9311粒重的诱变改良. 陈忠明,王秀娥. 2005

[12]水稻叶源量的调节与遗传分析. 曹树青,陆巍,张荣铣,陈国祥,邓志瑞,唐运来,龚红兵,杨图南. 2002

[13]杂交水稻不育系紫A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甘雨,向关伦,黄宗洪,杨占烈,潘建慧,郭慧. 2011

[14]水稻生态育种新发展——两源并举组群筛选超优势稻的选育研究. 黄耀祥. 2003

[15]水稻籽粒的灌浆研究——Ⅱ、不同生长阶段籽粒灌浆持续期、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何光华,郑家奎,阴国大,杨正林. 1995

[16]基于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的水稻农艺性状配合力基因组预测. 王欣,马莹,胡中立,徐辰武. 2019

[17]水稻特异株型材料7N5改良系R456配组的3个新组合在不同生态地区的表现. 孙灿慧,姜萍,金帮文,倪克鱼. 2002

[18]籼型染色体置换片段在杂交粳稻中的配合力分析. 余传元,江玲,肖应辉,翟虎渠,万建民. 2008

[19]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分析. 宗寿余,吕川根,邹江石. 2007

[20]5个越南水稻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力. 陈林,戴怀根,岑烬,曾宪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