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陈化年份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差异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滕翠琴

作者: 滕翠琴;李锦锋;庞月兰;江智艺;廖珍承;莫鹰;杨益欢;吴健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传统工艺六堡茶;陈化;品质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07 期

页码: 174-177,199

摘要: 以陈化年份分别为1、3、6、9年的传统工艺六堡茶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陈化年份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陈化年份传统工艺六堡茶感官品质特征、品质化学成分、香气主要成分均有差异.随着陈化年份增加,茶叶色泽由黑褐光润—黑褐—灰褐色转变,茶叶条索逐渐松散;茶叶汤色呈橙黄—橙红—红—红浓的变化趋势;茶叶最初的栗香消退,逐渐呈现陈香、参香;茶叶滋味最初的苦涩味消退,由浓厚转变为浓醇;叶底颜色由嫩绿—红褐—棕褐转变.9年陈的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化学成分比1年陈的水浸出物降低16.2%,茶多酚含量降低34.1%,咖啡碱含量增加10.5%,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74.1%,茶氨酸含量降低98.9%,茶红素含量降低17.1%,茶褐素含量增加了248.2%,茶黄素变化不大.3年陈传统工艺六堡茶香气成分组成种类比1 年陈明显下降,从56 种下降到 45种.1年陈、9年陈的香气成分以醇类、碳氢化合物为主,3年陈的香气成分以醛类、碳氢化合物为主,6 年陈的香气成分以酮类、碳氢化合物为主.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不同堆闷时间对传统工艺六堡茶品质的影响. 滕翠琴,吴健华,庞月兰,李锦锋,江智艺,王雨鑫,邓盈,邱瑞瑾. 2023

[2]湖南旱地和稻田陈化烟叶品质差异性对比分析. 王浩军,王树声,申国明,高春亮,陈爱国,梁晓芳,刘光亮,王程栋,张波,李自强. 2009

[3]稻米贮藏保鲜研究进展. 张晓,前泽重礼,陈龙,李家政,张志军. 2023

[4]稻米的脂肪. 于永红,朱智伟,程方民. 2006

[5]辐照加速黄酒陈化效果的研究. 华粉妹,陈秋方,虞云涛,黄柳根,李家寿,陶月春,郑义民. 1989

[6]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水稻耐贮藏特性的研究. 何正权,孙宗修. 2005

[7]辐照黄酒加速陈化的研究. 华粉妹,陈秋方,虞云涛,黄柳根,李家寿,陶月春,郑义民. 1991

[8]60Co-γ辐照处理对蓝莓果醋陈化的影响. 陈曦,黄道梅,林茂,宋光艳,赵景芳. 2020

[9]六堡茶陈化工艺优化研究. 何梅珍,温立香,张芬,林家威,黄进达. 2020

[10]FT-NIR法预测陈化烟叶的淀粉、多酚和色素含量. 付秋娟,申国明,高春亮,王浩军,司西高. 2009

[11]新茶保健应该关注的二件事. 朱永兴,成浩. 2008

[12]陈化烟叶褐变程度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王浩军,姚忠达,吴克松,杜丛中,周初跃,郭东锋,王树声. 2010

[13]烤烟主要化学成分与评吸结果的关系研究. 王允白,王宝华,郭承芳,周健. 1997

[14]水稻种子脂肪氧化酶同工酶活性差异材料加速老化过程中MDA含量分析. 滕斌,李阳生,李泽福,罗志祥,吴敬德,杜士云,张瑛. 2015

[15]储藏过程中稻谷挥发性风味物质和酶活力变化的研究进展. 张鹏,郑丹,彭西甜,陶明芳. 2024

[16]应用多成分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评价不同陈化时长椪柑陈皮质量. 张慧静,陆胜民,朱卫东,王佳俊,王阳光. 2023

[17]不同发酵及陈化工艺对六堡茶槟榔香形成的影响. 袁冬寅,温立香,张芬,石荣强,姚明谨. 2024

[18]陈化期间空气湿度对山东和贵州C3F烟片质量的影响. 高春亮,王树声,申国明,陈爱国,王浩军,张奎用,王程栋,梁晓芳,刘卫华,陈晓蕾. 2008

[19]自然发酵对新会茶枝柑果皮品质的影响. 胡丽云,余元善,徐玉娟,肖更生,吴继军,傅曼琴. 2015

[20]储藏温度对真空包装石碾米陈化指标的影响. 丁华,王婧,严伟,赵明明,周有祥,袁英,罗学义,杨洁.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