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杀秧时间对马铃薯周皮形态及生理变化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亮

作者: 王亮;陈熙;白宇皓;杨志国;赵迎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杀秧;周皮;微观结构;采后生理

期刊名称: 保鲜与加工

ISSN: 1009-6221

年卷期: 2022 年 22 卷 012 期

页码: 16-23

摘要: 为确定适宜的马铃薯杀秧时期,达到降低采收损伤、提高块茎贮藏品质的目的,以马铃薯青薯9号为试材,研究了采收前0、7、14 d进行机械杀秧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块茎表皮擦伤程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贮藏期间块茎的呼吸强度、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过氧化物酶(PPO)活性、木质素含量、表皮微观组织结构、失重率和腐烂率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采收前14 d杀秧处理虽然一定程度降低了马铃薯产量和大中薯率,但促进了块茎周皮木栓层的形成,采收时表皮擦伤程度降低44.66%,同时降低了块茎贮藏期间的呼吸代谢速率,抑制了表皮PAL及PPO活性的升高,促进了表皮木质素的积累,减缓了块茎失重率和腐烂率的上升.综合分析,采收前14 d杀秧处理的采后减损效果优于不杀秧和采收前7 d杀秧处理,该研究可为马铃薯采前杀秧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理论参考.

分类号: S379.2

  • 相关文献

[1]不同贮藏条件对马铃薯块茎采后生理及贮藏效果的影响. 王亮,李超,张立新,赵猛. 2018

[2]贮藏温度对马铃薯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 田甲春,田世龙,程建新,李守强,葛霞,李梅. 2017

[3]乳酸钙-曲酸真空渗透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杨丰菊,谢新华,王赵改,杨慧,陈丽娟. 2015

[4]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冻干芦笋营养与品质特性的影响. 朱蕴兰,商学兵,陈安徽,陈宏伟,王陶,邵颖,崔佳棋. 2018

[5]微波膨化对南瓜片营养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徐圣兰,李春阳,石彦国. 2011

[6]超高压处理对凡纳滨对虾品质的影响. 张蕾,陆海霞,励建荣. 2010

[7]沙棘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刘光宪,周巾英,祝水兰,熊慧薇,冯健雄. 2017

[8]水溶性壳聚糖对梅鱼鱼丸贮藏过程中凝胶特性的影响. 林毅,仪淑敏,励建荣,朱军莉,李学鹏. 2010

[9]荷花粉真空脉动干燥特性和干燥品质. 方小明,张晓琳,王军,张茜,肖红伟,刘嫣红,巨浩羽,梁珊,高振江. 2016

[10]胶乳法溴化天然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薛行华,凌军,吴耀辉,王凤平,符新. 2010

[11]60Co-γ辐照处理对蓝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龙明秀,吴凤玉,田竹希,刘敏,何扬波,李咏富,石彬,梁倩. 2019

[12]基于GIS实现湿陷作用对海岸带黄土微结构的影响研究. 徐璐,孙永福,刘绍文,张伟朋. 2018

[13]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山药脆片品质的影响. 高琦,陈佳男,张建超,刘春菊,刘春泉,薛友林. 2018

[14]黄河水下三角洲扰动粉土微观结构特征分析. 焦鹏飞,孙永福,刘晓瑜,宋玉鹏,董立峰,曹成林,张伟朋. 2018

[15]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田麦秸降解效果. 王延鹏,汪小旵,施印炎,魏天翔,杨四军,丁启朔. 2021

[16]碱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微观结构响应解析. 赵海新,黄晓群,陈书强,杨丽敏,杜晓东,张志强,蔡永盛,潘国君. 2020

[17]两种超微粉碎方法对香菇柄粉体性质的影响. 刘丽娜,路风银,李顺峰,田广瑞,王安建,崔国梅. 2020

[18]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芜菁脆片的影响. 高琦,李加恒,韩昊廷,刘梓蘅,张佳慧,刘春菊,刘春泉,薛友林. 2019

[19]低温花生粕粉对小麦面团特性的影响. 孙晓静,麻琳,张丽霞,孔祥昌,孙强. 2020

[20]不同冻藏温度对鳜鱼鱼肉品质变化的影响. 柴智,黄琼,冯进,崔莉,黄午阳,李莹.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