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菌棒转色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庞杰

作者: 庞杰;孙国琴;于静;王海燕;康立茹;解亚杰;包妍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菇;转色机理;调控方式;影响因素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16 年 44 卷 03 期

页码: 99-10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香菇是我国最重要的食用菌,生产规模呈不断增长的趋势。香菇菌棒转色是生产中较独特的环节,菌棒转色的好坏直接影响香菇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为深入研究香菇菌棒转色技术,优化香菇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也为香菇优质菌种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从香菇菌棒转色期生理生化特性、转色的作用与方式、转色的条件控制与品种要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香菇菌棒转色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综述,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分类号: S646.12

  • 相关文献

[1]影响香菇中甲醛含量的因素分析. 李冰茹,王纪华,马智宏,冯晓元. 2014

[2]鱼制品腥味产生机制及调控措施研究进展. 吴静,黄卉,李来好,杨贤庆,郝淑贤,魏涯,李春生. 2019

[3]植物转座子与基因表达调控. 谭冠宁,唐洲萍,杨鑫,李丽淑,何新民. 2017

[4]不同生态调控方式对棉田棉叶螨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 崔金杰,王春义. 2014

[5]不同生态调控方式对棉田烟粉虱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 王春义,崔金杰. 2014

[6]绿色添加剂溶菌酶及其应用. 许红,徐奇友,刁新平. 2005

[7]香菇生料栽培技术研究. 谈峰. 1997

[8]食用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初报. 范雷法,潘慧娟. 2005

[9]富硒香菇栽培关键技术. 曹德宾,王广来,张克著,张艳飞. 2017

[10]山区稻田"一优两高"新途径-香菇一单季稻万元千斤粮关键技术介绍. 许德海. 1994

[11]反季节香菇生产技术. 曹德宾. 2006

[12]林下栽培香菇关键技术. 王广来,张克著,张艳飞,曹德宾. 2017

[13]香菇液体发酵过程中碳氮源的研究. 孟庆国,周建树,赵杰,修翠娟,赵国学,陈超,韩冰,勾丽丽. 2007

[14]桂林地区桑枝香菇栽培技术. 谢振奖,秦和生. 2018

[15]稻草营养成分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陈君琛,沈恒胜,陈恩玲,杨菁,刘韬,汤葆莎. 2001

[16]香菇大分子碳源代谢的研究. . 1994

[17]香菇加工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 郭玲玲,王艳华. 2019

[18]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香菇中γ-谷氨酰转肽酶的超声辅助提取条件. 励建荣,尹洁,朱军莉,章庆. 2010

[19]HPLC法测定香菇中香菇嘌呤含量. 王淑蕾,梁敬钰,唐庆九,刘艳芳,周帅,杨焱,张劲松. 2011

[20]香菇保健饮料的研制. 杨石嶂,高阳,李姝睿,南喜平,代勇刚,刘振钦.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