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距离权重法的长江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算法适用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悦

作者: 崔宁博;魏新平;龚道枝;胡笑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气候变化;蒸散;模型;长江流域;参考作物蒸散量;反距离权重;空间展布;适用性评价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130-138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实现大区域尺度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资料缺失情况下的准确计算,该文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上、中、下游3个子区域,基于反距离权重法的新型空间展布方法得到3个虚拟站点分别代表每个子区域,利用长江流域102个站点1964-2013年近50a的逐日气象数据,根据FAO-56 Penman-Monteith(P-M)法、Hargreaves-Samani(HS)法、Irmark-Allen(I-A)法、Priestley-Taylor(P-T)法、Makkink(M-K)法、Penman-Van Bavel(PVB)法、1948年Penman(48-PM)法分别计算每个站点逐日ET0,并以P-M法为标准,利用Nash-Sutcliffe系数(CD)、逐日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Kendall一致性系数(K)对其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3个子区域6种ET0计算方法的日值与P-M法拟合方程确定系数R2均通过了极显著水平检验(α=0.01),长江上游P-T法ET0日值计算精度最高(ET0日值拟合方程斜率为1.030,RMSE=0.341 mm/d,CD=0.886,K=0.829),H-S法、I-A计算精度较低(ET0日值拟合方程斜率分别为1.427、1.308,RMSE=0.909、0.829 mm/d,CD=0.581、0.523,K=0.792、0.742),长江中、下游PVB法计算精度最高,P-T法计算精度次之,H-S法与I-A法计算精度较低;长江上游6种算法ET0月值的计算精度由高到低依次为P-T法、PVB法、M-K法、48-PM法、H-S法、I-A法,与P-M法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27、0.35、0.51、0.48、0.74、0.78 mm/d;长江中、下游6种算法计算精度由高到低为PVB法、P-T法、M-K法、48-PM法、H-S法、I-A法;整个长江流域P-T法、PVB法与P-M法ET0计算结果相对误差均在35%以下,H-S法、I-A法计算精度较低,其相对误差基本高于40%;因此,PVB法与P-T法在整个长江流域的计算精度较高,可作为长江流域ET0简化计算推荐方法。

分类号: S311

  • 相关文献

[1]考虑辐射改进Hargreaves模型计算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 崔宁博,魏新平,龚道枝,胡笑涛. 2016

[2]未来主要气候情景下黄淮海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分布. 唐晓培,宋妮,陈智芳,王景雷. 2016

[3]四川省不同区域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评价. 崔宁博,冯禹,魏新平. 2016

[4]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预测模型. 崔宁博,龚道枝,魏新平,王君勤. 2015

[5]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参考作物蒸散量预测模型. 崔宁博,龚道枝,魏新平,王君勤. 2014

[6]用统计降尺度模型预测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 崔宁博,龚道枝,魏新平. 2016

[7]温室智能控制系统适用性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模型. 李琳,张领先,李道亮,秦向阳,刘雪. 2012

[8]1960-2020年海南岛气温、降水及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趋势. 赵宝山,严程明,苏俊波,孔冉,张彪,安东升. 2023

[9]黄河流域日潜在蒸散量变化及气象敏感要素分析. 刘勤,严昌荣,赵彩霞,杨建莹,甄文超. 2014

[10]六种冠层阻力模型在冬小麦蒸散估算中的应用. 郭仲英,吴英楠,李巧珍,顾峰雪,刘晓英,李玉中,钟秀丽. 2022

[11]基于CART重要度排序和混合ELM模型的蒸散预测. 师翊,王应宽,赵龙,曹瑞雪,王宇航,沈剑波,段震. 2023

[12]基于互补相关模型和IKONOS数据的农田蒸散时空特征分析. 赵春江,杨贵军,薛绪掌,冯海宽,石月婵. 2013

[13]实测草坪蒸散量评价P-M模型在北京地区适用性. 袁小环,滕文军,张辉,武菊英,杨学军. 2018

[14]基于改进AquaCrop模型的覆膜栽培玉米水分利用过程模拟与验证. 杨宁,孙占祥,张立桢,郑家明,冯良山,李开宇,张哲,冯晨. 2015

[15]基于叶面积指数改进双作物系数法估算旱作玉米蒸散. 冯禹,崔宁博,龚道枝,王罕博,郝卫平,梅旭荣. 2016

[16]气候变化引起的玉米产量变化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农业多区域CGE模型. 李喜明,黄德林,李向阳. 2013

[17]海洋次表层FIDW温盐影像插值算法. 张胜茂,樊伟. 2012

[18]西北地区地表太阳总辐射计算模型适用性评价. 张艺璇,崔宁博,冯禹,乐进华,王军,刘双美. 2019

[19]SWIM模型在东北黑土区流域的适用性评价——以乌裕尔河中上游流域为例. 杨志远,高超,臧淑英,杨秀春. 2017

[20]四川省不同区域地表太阳总辐射模型适用性评价. 邹清垚,崔宁博,龚道枝,胡笑涛,姜守政,吴宗俊,何紫玲.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