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水分协同调控对枸杞枝条粉氮素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曲继松

作者: 曲继松;张丽娟;朱倩楠;杜涵;路洁;周丽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枸杞枝条粉;氮素转化;微生物群落;温度;含水量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24 年 009 期

页码: 62-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枸杞枝条粉为试材,采用双因素三因子设计,以尿素为氮源,研究温度-水分对枸杞枝条粉基质化发酵过程中发酵指标参数的影响,以期为西北地区枸杞产业循环发展新模式的探索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发酵期间各处理全氮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翻堆温度上限对发酵嗜热期和温热期堆体全氮含量影响显著,在成熟期翻堆温度上限较高时(60~65 ℃)不显著,而温度上限较低时(55 ℃)翻堆堆体含水量对堆体全氮含量影响显著.堆体含水量下限(40%)和翻堆温度上限(65 ℃)较高时更有利于铵态氮的积累.翻堆温度上限稍低时(55 ℃)对硝态氮含量影响显著.翻堆温度上限(65 ℃)对嗜热期和温热期堆体有机物总量影响显著,含水量下限(40%)在发酵期间翻堆温度上限较高时(60~65 ℃)各处理差异不显著,但翻堆温度上限较低时(55 ℃)翻堆堆体含水量下限对堆体有机物总量影响显著.堆体含水量(50%)或翻堆温度(65 ℃)上限较高时更有利于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多酚氧化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提升.在翻堆温度上限为60 ℃、堆体含水量下限为50%条件下Pseudallecheria和Lasiobolidium占比超过50%,基于PCA分析不同翻堆温度上限、堆体含水量下限对枸杞枝条发酵堆体微生物群落组成有一定影响,且翻堆温度上限为60 ℃、堆体含水量下限为50%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因此.翻堆温度上限为60 ℃、堆体含水量下限为50%的条件更有利于枸杞枝条粉基质化发酵腐熟的正向进程.

分类号: S216

  • 相关文献

[1]土壤三参数测量方法研究. 赵春江,王成,侯瑞锋,乔晓军,徐志龙. 2007

[2]黑河地区鸭跖草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武,刘亚光,李宝华,李艳杰,洪峰. 2011

[3]营口市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效果. 高占文,唐文举,王殿忠,董俊厚. 2014

[4]基于生物质原料的二氧化碳施肥器效果试验. 高瑞龙,王琨琦,郭文忠,贾冬冬,聂铭君,刘楠,赵倩. 2016

[5]影响包膜尿素氮溶出的因素. 叶雪珠,何积秀,王小骊,何念祖. 2001

[6]温湿度和外源有机质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作用的影响. 范利超,杨明臻,韩文炎. 2014

[7]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提香工艺研究. 徐奕鼎,雷攀登,丁勇,黄建琴,胡善国,周汉琛. 2016

[8]微生物菌剂对枸杞枝条粉发酵堆体腐熟效果的影响. 曲继松,张丽娟,朱倩楠,田永强,高丽红. 2019

[9]枸杞枝条发酵木质纤维素降解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冯海萍,杨冬艳,白生虎,谢华,刘晓梅,裴红霞. 2017

[10]不同枸杞枝条粉含量的栽培基质对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 冯海萍,杨冬艳,白生虎,刘晓梅,谢华,裴红霞. 2017

[11]有机碳源物对淹水土壤中氮互转化的影响. 姚丽贤,黄志武. 1997

[12]中药渣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及相关微生物菌群变化的研究. 鲁耀雄,高鹏,崔新卫,卢红玲,陈冬祥,龙世平,彭福元. 2018

[13]增效剂对稻田田面水氮素转化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俞巧钢,胡若兰,叶静,马军伟,王强,孙万春,邹平,林辉. 2019

[14]木薯渣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及堆肥周期研究. 侯宪文,陈炫,李勤奋,李光义. 2015

[15]农田土壤氮素转化特征对冻融作用的响应. 隽英华,刘艳,宫亮,孙文涛. 2019

[16]丛枝菌根真菌与有机肥配施对甜玉米根际土壤氮素转化及氮循环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 左明雪,孙杰,徐如玉,袁银龙,顾文杰,卢钰升,徐培智,解开治. 2020

[17]盐碱地农田土壤氮素转化微生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李凤霞,王长军,郭永忠. 2020

[18]有机固体废弃物生物转化技术研究进展. 卢钰升,顾文杰,徐培智,解开治,石超宏,杨少海. 2020

[19]小麦--土壤系统氮肥转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赵俊晔,于振文. 2006

[20]溶解氧对稻田土壤氮素转化及水稻氮代谢影响研究进展. 胡继杰,朱练峰,钟楚,张均华,曹小闯,禹盛苗,Allen Bohr James,金千瑜.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