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果山羊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初步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云

作者: 张洁;赵丽华;郭元林;尹春蓉;宣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粘果山羊草;小麦育种;分蘖数;条锈病;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6-1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将粘果山羊草的优异农艺性状转移到小麦背景中,本研究用(粘果山羊草/中国春)杂交F1代与普通小麦亲本复交并自交,共获得了42个F4代单株及其衍生的42个F5代株系,并从主要农艺性状、细胞学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等方面对这一批材料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1)F5代株系在形态上与普通小麦十分相似,部分株系的分蘖数和条锈病抗性有显著提高,部分株系的千粒重表现出超亲现象;(2)12个F4代植株的细胞学鉴定发现,7个单株的染色体数目与普通小麦不一致,其中1个单株还可能存在不稳定结构变异。这表明部分参试单株存在细胞学不稳定性现象,需要进一步自交纯合和鉴定;(3)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发现除1株变异株J7-4外,其余材料的HMW-GS组成均和普通小麦亲本一致。本研究为小麦育种提供了一批优异的育种材料。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抗条锈病小偃麦渗入系的HMW-GS组成分析. 王乐,张晓军,郭慧娟,乔麟轶,詹海仙,李欣,畅志坚,孙美荣. 2013

[2]小麦ph1b、ph2a、ph2b突变体与粘果山羊草杂种及其衍生后代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叶兴国,樊路,韩敬花. 1992

[3]不同类型水稻茎秆维管束的研究第1报茎秆大、小维管束数的类型间差异. 彭应财,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张俊国. 1991

[4]梨园鸭茅不同播种量与行距对其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张建波,李向林,万里强,陈瑞祥. 2011

[5]再论小麦分蘖与积温的关系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与王世耆同志商榷. 邓根云,郑大玮. 1977

[6]施用浓硫酸对苏打盐碱地种植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丛斌,张海楼,隋世江. 2018

[7]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形态发生比较研究(英文). 严定春. 2012

[8]超级稻晚稻‘5优103’不同缓/控释肥应用效果研究. 胡柯鑫,谢宜,董春华,洪曦,王玲玲,周孟瑜,罗尊长,周旋. 2019

[9]基于高光谱的双季稻分蘖数监测模型. 曹中盛,李艳大,叶春,舒时富,孙滨峰,黄俊宝,吴罗发. 2020

[10]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形态发生比较研究(英文). 严定春. 2012

[11]刈割对缘毛雀麦三个品系再生的影响. 石凤翎,田青松,玉涛. 2008

[12]不同栽培方式下水稻形态发生比较研究. 严定春. 2012

[13]Gn1a基因靶向敲除对粳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苌兴超,黄永兰,唐秀英,王会民,芦明,王燕宁,朱雪晶,龙起樟,万建林. 2023

[14]不同基因型大麦苗期耐低氮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陈志伟,邹磊,陆瑞菊,王亦菲,何婷,杜志钊,张艳敏,黄剑华. 2010

[15]刈割对缘毛雀麦3个品系再生的影响. 石凤翎,田青松,玉涛. 2009

[16]盐胁迫下水稻苗高和分蘖数的发育动态QTL分析. 孙健,王敬国,刘化龙,谢冬微,郑洪亮,赵宏伟,邹德堂,栾非时. 2015

[17]一年生黑麦草施用多效唑的效果. 周淑清,黄祖杰,阿荣,赵桂岚. 2004

[18]施肥量、刈割期对纳罗克非洲狗尾草株高、分蘖数的影响. 韩学琴,邓菊芬,沙毓沧,尹俊,唐昊. 2006

[19]“十五”以来内蒙古小麦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建议. 崔国惠,李元清,于美玲,王小兵,吴晓华,史红飞,张建成. 2012

[20]近60年黄淮麦区冬小麦育种规律演变研究. 林作楫,揭声慧,雷振生,吴政卿,杨会民.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