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光合特性的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明

作者: 赵明;王树安;王美云;李少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种质资源;光合特性;数值分类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99 年 25 卷 06 期

页码: 733-7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围绕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单株叶面积、叶片空间分布特征和生育期等光合特性,对我国目前常用玉米自交系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根据参与聚类的性状为单个、2个、3个和5个,分别将这些自交系分成若干组.依吐丝期前后玉米光合生产能力最大时期的单株叶面积和光合速率两个性状,将132个目前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资源划分成十类,并建立了相应的分类判别模型.分类的结果还表明,我国目前常用玉米自交系以中等叶面积大小光合速率中等和大叶面积光合速率较高的类型为主,未出现大叶面积低光合速率和小叶面积高光合速率两种类型.说明为了取得玉米光合生理育种的进展,还需进行遗传重组,扩大丰富基因类型.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茶树品种光合与水分利用特性比较及聚类分析. 郭春芳,孙云,陈常颂,陈荣冰,张木清. 2008

[2]四川省常用玉米自交系“棒三叶”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唐海涛,张彪,康继伟,叶国成,李远春. 2007

[3]ISSR分子标记技术在分析玉米自交系遗传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 程春明,石云素,宋燕春,黎裕,王天宇. 2005

[4]北方早熟春玉米种质创新及利用研究. 苏俊,李春霞,龚士琛,宋锡章,闫淑琴,李国良,扈光辉,王明泉. 2008

[5]结球甘蓝系列杂交种(GL22)的选育. 徐学忠,张丽琴,胡靖锋,杨红丽,兰梅,杨鼎,李崇娟,和江明. 2023

[6]早48种质在玉米育种及生产上的利用. 徐劲松. 2014

[7]美国当代玉米种质资源的历史演变Ⅱ.自交系. A.ForrestTroyer,姚杰. 2007

[8]百合生长发育规律、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性状研究. 杨彩玲,买自珍,曹少娜,马贵,马文娜. 2020

[9]油药兼用红花种质资源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分析. 侯献飞,卢敏,梁鸿,赵润怀,王跃,贾东海,顾元国,李强,苗昊翠,玛依拉·玉素音,王世卿. 2022

[10]不同生态群杏种质资源的光合特性研究. 姜凤超,孙浩元,杨丽,张俊环,王玉柱. 2018

[11]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12]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比较评价. 贾利欣,贾利敏,赵瑞霞,牛素清. 2006

[13]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14]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郭向阳,兰琴英,王安贵,祝云芳,刘鹏飞,陈泽辉. 2017

[15]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李波,许晶,刘虹,李素玲. 2014

[16]导入热带种质充成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京404. 孙伯陶. 1997

[17]应用同工酶鉴定玉自交系,杂交种纯度技术的研究. 赵久然,李举怀. 1996

[18]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 李向龙,张力全,张晓东. 2010

[19]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沈建华,任洪,徐如宏,王春梅. 2012

[20]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 陈泽辉.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