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生长调节剂对直立穗型近等系农艺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书强

作者: 陈书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外源激素;直立穗型;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16 年 35 卷 05 期

页码: 76-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更好地调控直立穗型水稻品种的生长发育。在拔节期对直立穗型近等基因系ZF_(13)和WF_(13)喷施不同浓度外源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_3)和生长抑制剂多效唑(PP_(333)),研究外源生长调节剂对其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ZF_(13)和WF_(13)在喷施GA_3后,株高性状改变较大,显著增加,主要是第3、4、5节间增长导致的,尤其是第4节间增长最多,而叶部性状变化幅度较小。直立穗品系ZF_(13)喷施GA_3对穗部性状和解剖性状有所改善,增加了它的每穗粒数、穗颈节和倒2节间大小维管束数目。近等基因ZF_(13)和WF_(13)系喷施PP_(333)后,株高比对照明显降低,降低原因主要是各节间长度都缩短导致的;对叶部性状、穗部性状和穗颈解剖性状也有一定负面影响。外源生长调节剂除对直立穗型近等系的株高性状影响显著外,还对与产量相关的穗部性状、叶部性状和穗颈解剖性状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江苏省直立穗型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徐大勇,方兆伟,胡曙鋆,王学红,徐敏权,潘启民. 2004

[2]水稻直立穗型的遗传及其对籼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白德朗,杨新庆,李小勇,刘宇锋,陈英之,韦鹏霄,岑秀芬,冯斗,李容柏. 2006

[3]块根膨大期施用激素对木薯GR4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段元杰,杨玉皎,孟富宣,刘海刚,黄洁,魏云霞. 2020

[4]粳稻直立穗型基因效应的研究. 陈书强,王嘉宇,薛菁芳,徐正进,陈温福. 2010

[5]云南高原稻作区影响水稻单株籽粒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杨树明,张素华,杜娟,杨涛,普晓英,杨晓梦,曾亚文. 2015

[6]水稻果皮色泽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近等性评价. 王晓光,季芝娟,蔡晶,马良勇,李西明,杨长登. 2009

[7]小麦三雌蕊近等基因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蔡鹏,魏淑红,彭丽娟,彭正松. 2013

[8]矮秆基因对小麦不同农艺性状的影响. 王山荭,孟凡华,杨丽,刘秉华. 2001

[9]光周期迟钝基因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刘玉平,李建平,兰素缺,赵风梧,李杏普,AJWorland. 2001

[10]不同Rht基因在冬小麦育种中的利弊分析. 李杏普,毛沛,段喜顺,庞春明,AJ.Worland. 1999

[11]不同矮秆基因对冬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李杏普,蒋春志,刘洪岭. 1998

[12]海岛棉品系海_1无腺体性状的遗传——Ⅱ.陆地棉遗传背景的近等基因系研究. 张天真,唐灿明,潘家驹,靖深蓉. 1996

[13]直立穗型水稻的研究:Ⅰ.直立穗型水稻形态性状表现及其与产量性 …. 高士杰,陈温福. 1999

[14]作物株型育种研究与进展. 高士杰,李树强,刁玉先,金晓飞. 1997

[15]水稻灌浆期群体光能截获与利用分析. 谢立勇,徐正进,林而达,张文忠,刘宏光. 2005

[16]水稻DEP1突变体籽粒品质性状及其代谢组分析. 赵明珠,王丽丽,马作斌,唐志强,郑文静. 2023

[17]稻直立穗型性状分子标记开发及籼稻直立穗型育种探讨. 韦绍丽,刘驰,周维永,马增凤,黄大辉,刘亚利,陈乔,杨新庆,杨朗,白德朗,李容柏. 2008

[18]直立穗型水稻株型关联性状的比较研究. 刘涛,于冰,张鉴,邵国军,程海涛,吕文彦,周鸿飞,曹萍,尹长斌,徐兴伟,侯秀英. 2007

[19]直立穗型水稻的研究Ⅲ.直立穗型水稻品种成粒率的研究. 高士杰,陈温福,徐正进,张龙步. 2001

[20]蔗糖和外源激素对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影响. 申丽琼,吕长文,王季春,唐道彬,李标,罗小敏.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