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的水稻D1基因等位突变体的遗传鉴定与基因功能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翠红

作者: 王翠红;马建;王帅;田鹏;岂长燕;赵志超;王久林;王洁;程治军;张欣;郭秀平;雷财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突变体;矮秆基因;基因克隆;基因功能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6 年 42 卷 09 期

页码: 1261-12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株高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性状。本研究从水稻稻瘟病普感品种丽江新团黑谷(LTH)经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群体中分离出一个遗传稳定的小粒矮化突变体LTH-m3。该突变体是赤霉素(GA)和油菜素内酯(BR)相关突变体,它对外源GA(GA_3)不敏感,对外源BR(eBL)的敏感性较野生型显著降低。遗传分析、基因克隆和转基因互补实验确认,该突变体是一个新的d1基因等位突变体,其D1基因在第6个外显子与内含子接合处发生单碱基突变(G~(2522)→A~(2522)),导致第6外显子被选择性剪切及Gα蛋白翻译提前终止,从而造成LTH-m3小粒矮化突变表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该突变体D1基因突变引起SD1和SLR1等基因表达的显著改变,因而影响植株细胞内GA和BR反馈调节功能和信号传递。突变体LTH-m3弥补了LTH植株过高、茎秆软和极易倒伏等缺陷,可作为LTH的改良系在今后水稻稻瘟病研究中加以利用,其功能突变基因的鉴定为深入研究水稻Gα蛋白的功能及激素信号途径提供了新的材料。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矮生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进展. 马良勇,包劲松,李西明,朱旭东,季芝娟,夏英武,杨长登. 2009

[2]水稻矮秆基因定位和克隆的研究进展. 肖子发. 2010

[3]水稻矮秆基因的研究进展. 陈峰,林红珍,周起先,李华东,徐建第,姜明松,张士永,朱文银. 2013

[4]水稻窄叶突变体nrl2新等位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姚栋萍,盛文涛,吴俊,柏斌,肖贵,傅爱斌. 2023

[5]影响水稻雌雄配子发育的基因图位克隆. 唐倩莹,吕凤,王启明,王倩,尤世民,柏文婷,郑海,王沛然,赵志刚,万建民. 2018

[6]我国植物突变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何策熙,计林贞,赵世荣. 1991

[7]大豆矮秆突变体的矮化机理研究及相关基因定位. 李文杨,邱丽娟. 2008

[8]稻瘟病菌致病性增强突变体B11的基因分析. 吴小燕,王教瑜,张震,井金学,杜新法,柴荣耀,毛雪琴,邱海萍,姜华,王艳丽,孙国昌. 2009

[9]陆地棉转录因子基因GhC2H2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苏莹,甄军波,张曦,王玉美,华金平. 2016

[10]应用赤霉素对水稻矮秆基因资源进行苗期鉴别的研究. 董凤高,熊振民,闵绍楷,王建林,林鸿宣. 1992

[11]水稻矮源遗传研究与利用. 吴云天,曾翔,袁隆平. 2007

[12]应用RFLP技术标记申香粳4号矮秆基因的等位性. 李军,朱旭东,余立云,钱前,顾德法. 2000

[13]赤霉素(GA_3)和脱落酸(ABA)对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和生理特性及GA20ox2、GA3ox2基因表达的影响. 杨艳华,张亚东,朱镇,赵凌,陈涛,赵庆勇,王才林. 2010

[14]水稻矮生性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李金华,王丰,廖亦龙,柳武革. 2007

[15]受稻瘟病菌诱导的水稻OsBTB基因的分子特征和功能初探. 姜玉新,董海涛,庄杰云,郑康乐,李德葆. 2006

[16]水稻粒形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进展. 高志强,占小登,梁永书,程式华,曹立勇. 2011

[17]受水稻白叶枯病菌抑制的水稻结合蛋白OsCtBP-A基因的RNAi分析. 吴茂森,何晨阳. 2007

[18]水稻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SSⅢa的功能、等位变异及其互作研究进展. 姚姝,张亚东,路凯,王才林. 2022

[19]水稻叶形相关基因定位和克隆研究进展. 林泽川,占小登,程式华,曹立勇. 2013

[20]水稻穗粒数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董皓,李懿星,宋书锋,王天抗,邱牡丹,张立成,李磊,黎燕霞,李莉.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