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选择导入系QTL聚合设计方法改良水稻产量相关性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沈潜

作者: 沈潜;张宏军;项超;李飞;韩梅;高用明;石英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产量;选择导入系;聚合育种;QTL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2 年 10 卷 03 期

页码: 250-26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培育和种植高产水稻品种是解决粮食短缺危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轮回亲本明恢86和供体亲本ZDZ057、辐恢838和特青构建了3个BC2F4高产选择导入系群体,从中选择5个稳定的高产导入系培育了4个聚合群体WD135/WD190、WD190/WD250、WD208/WD258、WD135/WD258。通过对4个F4聚合群体进行大田表型鉴定,考察产量及其相关性状。选取55个SSR多态性标记对聚合群体进行基因型鉴定,并利用性状-标记间的单项方差分析进行产量及相关性状的QTL检测和根据遗传搭车理论对增产的聚合系基因型的分析结果进行卡方检测。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穗长和单株产量在所有4个聚合群体中都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基因型差异,抽穗期没有差异,其余性状在不同群体中表现不尽一致。在4个聚合群体中,一共有57个聚合系产量高于轮回亲本,增产幅度从0.36%~72.7%,其中有40个聚合系高于其各自的聚合亲本。与轮回亲本和导入系亲本相比,高产聚合系的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每穗颖花数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高产聚合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每穗颖花数得到了改良。利用卡方检验和单项方差分析分别检测到22和20个与产量及相关性状有关的QTLs,其中10个QTL与前人定位的结果一致。聚合亲本携带的QTL在聚合群体的效应与导入系群体估算的不完全一致。说明利用选择回交导入系进行复杂性状聚合改良虽然可以部分消除QTL与遗传背景的互作,但是QTL之间的上位性互作可能仍然起着一定的作用。本研究采取的产量聚合系定位方法可靠性较好,为复杂性状的聚合系定位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应用导入系群体进行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剖析. 康乐,李宏,孙勇,卢德城,张帆,黄道强,徐建龙,王志东,朱苓华,高用明,傅彬英,李康活,周永力,周少川,黎志康. 2008

[2]利用回交选择导入系定位水稻全生育期耐盐QTL. 柴路,潘晓彪,张建,徐建龙,黎志康. 2012

[3]籼稻开花期耐热性鉴定与QTL定位分析. 刘周,唐启源,李飞,U.A.Kapila Siri Udawela,项超,高用明,石英尧. 2015

[4]与棉花纤维强度连锁的主效QTL应用于棉花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石玉真,刘爱英,李俊文,邵艳华,袁有禄. 2007

[5]利用BC_2F_3产量选择导入系定位水稻耐盐QTL. 钱益亮,王辉,陈满元,张力科,陈冰嬬,崔金腾,刘海燕,朱苓华,石英尧,高用明,黎志康. 2009

[6]水稻黄华占背景选择导入系的耐低氮筛选评价与利用. 邵美红,赵玲玲,程楚,程思明,朱双兵,翟来圆,陈凯,徐建龙. 2024

[7]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 刘颖,叶生鑫,彭强,张大双,吴健强,王际凤,黄培英,朱速松. 2016

[8]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响应的相关QTL初步分析. 范桂枝,蔡庆生,谢辉,王春明,万建民,朱建国. 2008

[9]水稻产量性状QTL的克隆研究及育种应用进展. 樊叶杨,王凯,庄杰云,程式华. 2010

[10]高产、抗旱和耐盐选择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李宏,孙勇,黄道强,朱苓华,卢德城,李康活,徐建龙,周少川,黎志康. 2010

[11]水稻不同源库相关基因聚合的产量效应分析. 代明笠,邱先进,陈凯,黄来健,卢宗强,闻乃强,邢丹英,徐建龙. 2020

[12]聚合抗稻白叶枯病双基因三系不育系R106A的选育研究. 罗彦长,吴爽,王守海,李成荃,张端品,章琦,赵开军,王春连,王德正,杜士云,王文相. 2005

[1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暗胚乳突变基因Wx-mq和抗条纹叶枯病基因Stv-b~i. 姚姝,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凌,赵庆勇,周丽慧,王才林. 2010

[14]聚合Stv-b~i和Wx-mq基因改良武育粳3号条纹叶枯病抗性和食味品质. 吴昊,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姚姝,赵凌,于新,赵春芳,王才林. 2015

[15]聚合白背飞虱和褐飞虱抗性基因创制杂交水稻恢复系. 朱永生,白建林,谢鸿光,吴方喜,罗曦,姜身飞,何炜,陈丽萍,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19

[16]稻瘟病抗性分子育种研究综述. 吴俊,周波,邓启云. 2012

[17]花后冠层温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几个关联SSR位点的效应分析. 张冬玲,张洪娜,郝晨阳,王兰芬,李甜,张学勇. 2015

[18]利用4个姊妹近等基因系群体定位水稻粒重和粒形QTL. 姚国新,李金杰,张强,胡广隆,陈超,汤波,张洪亮,李自超. 2010

[19]水稻穗粒数相关基因的初步定位. 余建平,张强,熊海燕,朱汝财,李自超. 2013

[20]水稻千粒重和垩白粒率的QTL及其互作分析. 周立军,江玲,刘喜,陈红,陈亮明,刘世家,万建民.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