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菜锈病病原菌及不同黄花菜品种的抗锈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黎杰

作者: 张黎杰;周玲玲;刘书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花菜;锈病;病原菌;抗锈性

期刊名称: 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6-1197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73-81

摘要: 【目的】鉴定黄花菜锈病病原菌特征及不同黄花菜品种的抗锈性。【方法】从湖南、甘肃、陕西、江苏分别采集黄花菜锈病样本32份,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测量黄花菜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再从中选取锈病样本1份(yx-30),观察和测量冬孢子堆和冬孢子。采用人工接种黄花菜柄锈菌的方法,鉴定50份黄花菜种质资源对yx-26菌株的抗锈性。【结果】黄花菜锈病样本的夏孢子堆多生于叶片背面,形成橘红色或黄褐色疱斑,直径0.28~1.96 mm;夏孢子近圆形或椭圆形,黄色、单胞,大小为(16.0~21.5)μm×(17.2~32.4)μm,壁厚1~3μm。黄花菜锈病样本的冬孢子堆为深褐色,呈絮状;冬孢子椭圆形、棒状,黄色,双细胞,中间有缢缩,形似葫芦,大小为(68.0~81.0)μm×(19.4~22.2)μm,孢囊柄长11~16μm。50份黄花菜种质资源对yx-26菌株的抗性表现为11个品种高抗、21个品种中抗、8个品种感病、10个品种高感。【结论】黄花菜锈病样本的夏孢子堆形态特征基本相似,夏孢子形态大小略有差别;冬孢子堆为深褐色,呈絮状,冬孢子黄色、双细胞、形似葫芦。50份黄花菜种质资源中抗锈品种占3/5,可为各地区黄花菜抗锈性品种的种植提供参考。

分类号: S436.44

  • 相关文献

[1]黄花菜锈病研究进展. 张黎杰,周玲玲,余翔,孟佳丽,吴绍军,田福发. 2019

[2]四川省小麦品种抗条锈现状及对策措施. 沈丽,秦蓁,彭云良,罗林明. 2007

[3]冬小麦品种北京837抗叶锈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胡长程,晏思白,庞家智,孙荣锦. 1995

[4]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兰天27号选育报告. 周刚,杜久元,周祥椿. 2011

[5]10个川麦系列小麦品种在绵阳田间抗条锈病鉴定. 康晓慧,陈万权,梁永亮,张华,张洪. 2017

[6]云南小麦资源创新种质的抗锈性与生态适应性鉴定研究. 伍少云,奉有壁,汤翠凤. 2002

[7]夏谷杂种一代与双亲的抗锈性关系研究. 杜瑞恒,刁现民,王天宇. 1993

[8]甘肃省小麦品种抗锈性现状及对策. 金明安. 2003

[9]云南创新小麦种质资源的抗锈性筛选和生态适应性鉴定. 伍少云,奉有壁,汤翠风. 2002

[10]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小麦的鉴定和利用. 王世红,周宽基,冯毓琴,张永生,袁明璐,张俊儒. 2006

[11]黄花菜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罗琰晶. 2019

[12]不同杀青温度及制干方式对黄花菜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 张清云,李明,安钰,刘华. 2018

[13]基于响应面的黄花菜冷冻干燥工艺参数优化. 郭向明,崔清亮,李斐,贠慧星. 2013

[14]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花菜鲜切花薹保鲜效果的影响. 周玲玲,余翔,田福发,李斌,张黎杰. 2020

[15]移栽密度调控对黄花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张清云,龙澍普,安钰,刘华,李明. 2020

[16]黄花菜外植体初代培养比较及快繁技术研究. 蔡宣梅,郭文杰,张洁,方少忠. 2020

[17]苏北地区黄花菜生态适应性及营养品质比较. 周玲玲,张黎杰,余翔,徐娇. 2020

[18]黄花菜采后加工及药用机理研究进展. 张运晖,赵瑛,欧巧明. 2020

[19]黄花菜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官形态的关系. 张琨,殷丽丽,韩志平,张巽,王一衡. 2020

[20]食用黄花菜SSR标记开发及指纹图谱库构建. 刘新星,欧巧明,罗俊杰,李忠旺,石有太,崔文娟.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