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制和干燥工艺对咸金线鱼中生物胺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玉峰

作者: 陈玉峰;吴燕燕;邓建朝;黄卉;李来好;杨贤庆;戚勃;周婉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咸金线鱼;生物胺;腌制;干燥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5 年 36 卷 20 期

页码: 83-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腌制和干燥工艺对咸鱼产品中生物胺的影响,本文以金线鱼(Nemipterus hexodon)为原料,通过柱前衍生HPLC技术分析金线鱼在不同腌制条件和不同干燥方式下,鱼体中8种生物胺及其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食盐对鱼体中生物胺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25%食盐腌制的金线鱼总胺量为(50.82±7.18)mg/kg,分别比食盐添加量为0%、8%和15%的总胺量降低了89.7%、45.9%和40.1%;生物胺及其相关指标的含量均随腌制温度的升高、腌制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加,0℃腌制时的总胺量为(76.72±0.69)mg/kg比15℃和25℃的总胺量分别降低9.5%、26.1%,15℃腌制时,腌制第4 d比第1 d总胺量增加58.9%;组胺是金线鱼腌制过程最优势的生物胺;干燥方式显著影响咸金线鱼生物胺含量变化,其中日晒方式产品的总胺量为(430.13±3.48)mg/kg,与真空干燥(60℃,-0.1~0.09 MPa)(404.61±9.23)mg/kg相近,30℃冷风干燥较热风干燥有利于抑制咸鱼生物胺的产生,总胺量、生物胺指数(BAI)和质量指数(QI)均最低,最能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分类号: TS254.4

  • 相关文献

[1]即食风味草鱼的开发与灭菌. 李新,耿胜荣,汪兰,鉏晓艳,廖涛,熊光权. 2014

[2]风干草鱼块加工工艺分析. 李新,汪兰,吴文锦,鉏晓艳,耿胜荣,廖涛,熊光权. 2016

[3]氯化钙对雪里蕻腌制品质的影响. 胡伯凯,徐俐,陈吉,毛怀农. 2013

[4]腌制大头菜亚硝酸盐含量及降低措施研究. 徐海斌,徐海风. 2011

[5]牛干巴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参数研究. 陈祥,陈爱华,张晓艳,董全. 2008

[6]添加外源酶类对腌制罗非鱼品质的影响. 吴燕燕,赵志霞,李来好,郝淑贤,邓建朝,胡晓. 2018

[7]响应面法优化腌制大黄鱼的低钠复合咸味剂配方. 陶文斌,吴燕燕,李春生,杨贤庆,林婉玲,荣辉. 2019

[8]调理香酥带鱼的加工工艺. 叶梦迪,陈黎洪,肖朝耿,杨慧娟,谌迪,黄德孝,唐宏刚. 2018

[9]响应面法优化小龙虾超声波辅助腌制工艺. 孔金花,葛庆丰,诸永志,卞欢,闫征,徐为民,王德宝. 2021

[10]不同盐分含量对南荻笋腌制过程中品质变化影响. 韩晓磊,梁珏钦,方志辉,王龙泉,吕慧英. 2021

[11]基于脉动压技术的腌制新疆特色风干牛肉工艺优化. 王俊钢,李宇辉,郭安民,卢士玲,刘成江. 2016

[12]酱腌菜国内外产业现状、研究进展及展望. 崔文甲,王月明,弓志青,王延圣,贾凤娟,王文亮. 2017

[13]蓝圆鲹在腌制过程中N-二甲基亚硝胺和N-二乙基亚硝胺的变化规律. 陈胜军,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樊丽琴,戚勃,邓建朝,胡晓. 2015

[14]一卤鲜鲈鱼加工过程中蛋白质降解的分析. 郝子娜,李振兴,王甜甜,张恕玉,林洪,吴燕燕. 2015

[15]毒死蜱及其代谢物3;5;6-三氯-2-吡啶酚在黄瓜腌制过程中的残留水平变化. 韩永涛,董丰收,徐军,刘新刚,李远播,孔志强,郑永权. 2013

[16]毒死蜱及其代谢物3,5,6-三氯-2-吡啶酚在黄瓜腌制过程中的残留水平变化. 韩永涛,董丰收,徐军,刘新刚,李远播,孔志强,郑永权. 2013

[17]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检测秋刀鱼腌干制过程水分状态变化. 卞瑞姣,曹荣,赵玲,刘淇,任丹丹. 2017

[18]解冻、腌制方法对猪肉及香肠品质的影响. 李新,汪兰,吴文锦,丁安子,耿胜荣,熊光权. 2017

[19]木瓜汁腌制对文昌鸡风味形成的影响. 张紫涵,吴予灿,宋玉,赵桂苹,魏立民,张春晖,黄峰. 2023

[20]五香糯玉米粒真空罐头腌制加工技术. 龚凡,王鹏,纪顺,姚国民,杜尧.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