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红心大白菜及其近等基因系生长发育过程中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初探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史庆馨

作者: 史庆馨;聂凯;方明;王华;鹿英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桔红心大白菜;近等基因系;胡萝卜素含量;生育期

期刊名称: 北方园艺

ISSN: 1001-0009

年卷期: 2011 年 03 期

页码: 39-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桔红心大白菜及其白心大白菜近等基因系、1组近等基因系和桔红心自交系杂交的杂种一代4份材料为试材,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生育期及其内外叶的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具有红色基因r的材料,苗期胡萝卜素含量高于其它生育期,在莲座期和结球期胡萝卜素含量均为外叶高于内叶;具有Rr的材料,表现型虽为白心,但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高于白心纯合体的材料。

分类号: S634.1

  • 相关文献

[1]光周期迟钝基因对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刘玉平,李杏普,赵风梧,Worland A J.. 2001

[2]甘薯胡萝卜素含量、干率聚合育种的一个特例. 沈升法,项超,吴列洪,李兵. 2020

[3]胡萝卜新品种"金红5号". 陈源闽. 2009

[4]塑料大棚栽培贝贝南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运洁,黄亚杰,肖瑜,李素文,张宝恒. 2024

[5]甘薯β-胡萝卜素含量的QTL定位. 李爱贤,申春云,王庆美,解备涛,侯夫云. 2014

[6]生育类型与施氮水平对粳稻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 李敏,张洪程,李国业,马群,杨雄,魏海燕. 2012

[7]温度对番茄花叶病毒(TOMV)增殖及番茄叶片可溶性蛋白变化的影响. 许仁林,易琼华. 1989

[8]小麦粘类CMS育性恢复基因的SSR分子标记与定位. 郭艳萍,张改生,程海刚,朱展望,张龙雨,牛娜,马守才,李红霞. 2009

[9]以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江苏主栽粳稻品种“淮稻5号”黑条矮缩病抗性. 李爱宏,潘存红,戴正元,肖宁,余玲,李育红,张小祥,张洪熙,潘学彪. 2012

[10]栽培稻种间育性S1基因桥梁亲本培育及分子验证研究. 栾鸭红,周家武,胡凤益,李静,徐鹏,邓先能,谭学林,陶大云. 2009

[11]玉米单株穗数性状的BC_4F_2近等基因材料的蛋白质表达分析. 杨文鹏,王明春,杨留启,王伟. 2013

[12]玉米高赖氨酸突变奥帕克-2和奥帕克-16近等基因系的营养品质分析. 杨文鹏,王明春,王伟,王秀影. 2012

[13]玉米o2和o16突变BC_5F_2近等基因系的选育与遗传背景. 王伟,杨文鹏,王明春. 2014

[14]粳稻直立穗型基因效应的研究. 陈书强,王嘉宇,薛菁芳,徐正进,陈温福. 2010

[15]适用于小麦品质育种的一种A-PAGE方法. 高崇婧,张延滨,李集临,姜焕焕,赵海滨,宋庆杰,于海洋,张春利,辛文利,肖志敏. 2010

[16]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王斌. 2012

[17]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gm和Pi2的抗谱差异及与Pi1的互作效应. 戴正元,潘存红,陈夕军,余玲,张晓祥,李育红,肖宁,龚红兵. 2013

[18]色素原基因定位及其与广亲和基因之间物理距离的研究. 盛生兰,余波,李闯,陆驹飞. 2008

[19]基于性状和分子标记的小麦抗旱近等基因系的分离. 董建力,白海波,朱永兴,吕学莲,王娜,李树华. 2016

[20]与粳稻BT型细胞质育性恢复基因连锁的实用SSR标记的筛选. 程保山,洪德林,万志兵,郭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