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果方法对贮藏期猕猴桃果实品质劣变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群

作者: 张群;舒楠;宁密密;李绍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猕猴桃;采果方法;品质劣变;抗氧化能力;贮藏性;东红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22 年 005 期

页码: 80-85

摘要: 为了比较不同采果方法对猕猴桃贮藏性的影响,选用东红猕猴桃品种,在室温贮藏条件下,探讨了留果柄采摘和去果柄采摘2种采果方法对贮藏期猕猴桃果实品质劣变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留果柄采摘处理的果实软化和腐烂程度均比去果柄采摘处理轻,贮藏15 d时,留果柄采摘和去果柄采摘处理的软化率分别为75%和100%,到贮藏18 d时,留果柄采摘和去果柄采摘处理的腐烂率分别为34.6%和65.0%;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猕猴桃果实组织的SOD、CAT、P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均表现为先升后降,MDA含量则表现为持续上升,说明猕猴桃果实组织的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细胞膜结构的完整性也逐渐被破坏,在猕猴桃果实的表现上是其硬度下降、软化率和腐烂率升高;留果柄采摘处理由于保护了果蒂处的组织,降低了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可维持果实较高的活性氧清除酶(SOD、POD和CAT)的活性,能够有效减少因活性氧在体内的积累而对膜造成的损伤,从而能明显改善猕猴桃果实的贮藏性.

分类号: S663.4%TS255.3

  • 相关文献

[1]低浓度CPPU对猕猴桃果实重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中炎. 2009

[2]贮藏期猕猴桃果实的品质变化. 王中炎,曾斌. 2007

[3]猕猴桃树势对果实大小与品质的影响. 王中炎. 2009

[4]基于TPA的猕猴桃质地差异分析及贮藏性评价. 马媛媛,陆玲鸿,古咸彬,宋根华,张慧琴. 2021

[5]褪黑素预处理对高温下猕猴桃幼苗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夏惠,高帆,胡荣平,吕秀兰,梁东. 2019

[6]蛋白质降解指示冷藏罗非鱼片品质劣变研究. 刘寿春,钟赛意,李平兰,马长伟,杨信廷. 2013

[7]桃采后品质劣变生物学及调控技术研究进展. 周慧娟,张夏南,周讯,苏明申,杜纪红,李雄伟,张明昊,叶正文. 2024

[8]鲜切果蔬品质劣变与控制. 侯传伟,魏书信,王安建. 2008

[9]新疆库买提杏果实采后品质劣变的调控技术研究初报. 赵晓梅,张谦,徐麟,樊国全. 2009

[10]复合植物精油防霉剂对玉米霉菌及真菌毒素的控制效果. 王利敏,邢福国,吕聪,刘阳. 2018

[11]库尔勒香梨采后品质劣变及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赵晓梅,叶凯,关军锋,李疆,张谦. 2010

[12]褪黑素在果蔬采后品质劣变中的调控作用. 刘祯,陈贤柔,缪承杜,蓝碧锋,范智蕾,莫晓晴,王春越,刘袆帆,肖更生,王琴,刘东杰,马路凯. 2023

[13]‘大红袍’李贮藏存在问题及采后保鲜措施. 郝义,贾晓昱,姜永峰,邢英丽,陆玉卓,许英俊. 2024

[14]基于电子鼻技术判定冷鲜罗非鱼片品质劣变进程. 刘寿春,钟赛意,李平兰,马长伟,杨信廷,赵春江,周国民. 2012

[15]葡萄果实组织能量水平对其品质劣变的影响. 谭欢,刘伟,周文化. 2016

[16]供应链中生鲜果蔬品质劣变机制、共性管控及智能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张莉会,张慜,朱启兵,陈健,胡梁斌,徐丹. 2024

[17]'章姬'和'红颜'草莓采后微生物安全评价及品质劣变研究. 邵毅,沈源源,刘海燕,林淼,陈佼佼,林婷,黄志城,周昌艳. 2018

[18]‘福眼’和‘东壁’龙眼果实贮藏性与采后品质变化比较. 张居念,瓮红利,林钟铨,林艺芬,陈艺晖,林河通. 2013

[19]不同PE保鲜膜对甜樱桃果实贮藏性的影响. 郝义,纪淑娟,韩英群,邢英丽,李宏军,高丽红. 2007

[20]果形大小对瓯柑贮藏性的影响. 温明霞,许舒曼,林媚,冯先桔,平新亮.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