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条件下灌水量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水分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永辉

作者: 杨永辉;武继承;高翠民;张运红;潘晓莹;何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滴灌;灌水量;光合特征;小麦;玉米;水分利用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24 年 41 卷 002 期

页码: 11-17

摘要: 为探明滴灌条件下灌水量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开展滴灌条件下灌水量(小麦季:处理W1—W6,分别为0、20、40、60、80、100mm/次;玉米季:处理M1—M6,分别为0、15、30、45、60、75 mm/次)对小麦生长、叶片SPAD值、光合生理特征及小麦、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提高了小麦叶片的SPAD值、改善了小麦光合生理特征,小麦、玉米产量构成要素及产量均相应提高.随灌水量的增加,小麦叶片的SPAD值、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小麦、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及周年总产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小麦、玉米周年总耗水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小麦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灌浆期随灌水量的增加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小麦、玉米籽粒水分利用效率及灌水利用率随灌水量的增加均表现为先降后增再降的趋势.不同灌水量处理中,处理W3和W4更利于提高小麦叶片的SPAD值,处理W5对光合速率的提高更为显著,处理W4更利于提高小麦的产量,而处理W3对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更为有利.处理M5的玉米产量和灌水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籽粒水分利用效率也相对较高.对于小麦、玉米周年产量而言,处理W5+M5增产效果最佳.

分类号: S512.1%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保墒措施下施氮量对小麦耗水量、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潘晓莹,张洁梅,何方,张玉亭,王喆,王越,韩伟锋. 2016

[2]水肥运筹对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何方,潘晓莹,张洁梅,王越,韩伟锋. 2015

[3]滴灌高频施肥条件下玉米适宜灌水量的试验研究. 顾桂栋,窦超银,胡倩,吕国华. 2021

[4]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何方. 2010

[5]不同保墒与土壤结构改良措施对土壤结构及小麦、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赵世伟,潘晓莹,张洁梅,高翠民,王越,何方. 2018

[6]小麦-玉米周年水肥一体化增产效应. 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 2015

[7]水肥互作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武继承,杨永辉,郑惠玲,潘晓莹. 2015

[8]不同耕作与保墒措施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王洪庆,郭庆,何方,潘晓莹. 2014

[9]灌溉方式、灌水量及施氮量对小麦、玉米周年水分利用的影响. 杨永辉,武继承,高翠民,张洁梅,潘晓莹,何方,王越,王芸. 2020

[10]不同灌水量对日光温室黄瓜需水规律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郑国保,张源沛,孔德杰,朱金霞,郭生虎. 2012

[11]覆盖方式和灌水量对甘蓝水分利用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李娟,范凤翠,石玉芳,李志宏,高丽红,刘胜尧. 2011

[12]不同灌溉方式下氢、氧同位素分布与小麦水分利用特征. 杨永辉,邬佳宾,武继承,杨先明,高翠民,潘晓莹,何方. 2023

[13]小麦-玉米滴灌水肥一体化的节水增产效应. 武继承,杨永辉,潘晓莹,丁晋利,韩伟锋,何方. 2017

[14]覆膜方式与灌水量对滴灌甜菜叶丛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林明,鲁伟丹,陈友强,刘华君,潘竟海,阿不都卡地尔·库尔班,周远航,王志敏. 2022

[15]滴灌条件下鲜食葡萄红地球合理灌水量研究. 杜宇旭,施明,纪立东,孙权,王锐. 2016

[16]拜城县滴灌春小麦最佳灌水量研究. 魏彦宏,张彦红,周勃. 2016

[17]猪场废水灌溉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王风,张克强,黄治平,杨鹏,杨军,于丹,李晓光. 2009

[18]早春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李向东,秦峰,王汉芳,张德奇,吕凤荣. 2012

[19]灌水次数对豫北小麦水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李向东,王汉芳,秦峰,张德奇,吕凤荣,马富举,杨程. 2017

[20]水肥一体化对小麦水分利用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郭培武,赵俊晔,石玉,于振文.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