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黄鲫生长、死亡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胥延钊

作者: 胥延钊;刘修泽;吉光;董婧;王爱勇;王小林;王彬;孙明;柴雨;段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鲫;生长参数;死亡系数;单位补充量渔获量;辽东湾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23 年 45 卷 006 期

页码: 662-6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解辽东湾黄鲫(Seripinna taty)的生物学特征和资源现状,根据2019年6、7、9月与2020年5、8、10月对辽东湾海域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ELEFAN Ⅰ方法与体长变缓渔获曲线法估算黄鲫生长参数与总死亡系数,并利用Beverton-Holt单位补充量渔获量模型评估辽东湾黄鲫资源状况,同时结合拐点年龄与临界年龄确立其最适开捕规格.结果表明:黄鲫渔获群体体长范围为4.0~16.9 cm;体质量范围为0.52~43.30 g;体长-体质量关系W=0.005 674 × L3,161 4(R2=0.968 88,n=1 716);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渐近体长(L∞)、生长系数(K)和理论初始年龄(t0)分别为23.8 cm、0.57和-0.30 a,生长表现指数Φ为2.51;总死亡系数Z为2.90±0.47,自然死亡系数M和捕捞死亡系数F分别为1.10和1.80±0.47,开发率E为0.62,黄鲫处于过度开发状态;拐点年龄ttp为1.71 a,拐点体长为16.3 cm,临界年龄Tc=1.39 a,临界体长为14.7 cm.综合考虑补充群体及资源可持续性,建议将开捕体长设置在14.8 cm.研究结果可为黄鲫资源开发以及辽东湾渔业生态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分类号: S932.4

  • 相关文献

[1]珠江河口及其附近水域银鲳生长与死亡参数估计. 舒黎明,邱永松. 2005

[2]南海北部多齿蛇鲻生物学分析. 舒黎明,邱永松. 2004

[3]南海北部花斑蛇鲻生长死亡参数估计及开捕规格. 舒黎明,邱永松. 2004

[4]鱼类死亡系数估算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赵长浩,花传祥,朱清澄,石永闯,汪金涛,李非. 2022

[5]东、黄海星康吉鳗生长、死亡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麻秋云,牟秀霞,任一平,孙远远. 2018

[6]山东近海口虾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评估. 刘逸文,张崇良,刘淑德,王四杰,任一平. 2020

[7]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的西江赤眼鳟种群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李策,李新辉,李跃飞,陈蔚涛,杨计平,夏雨果. 2019

[8]基于单位补充量模型的西江广东鲂种群资源利用现状评价. 李跃飞,李策,朱书礼,杨计平,夏雨果,李新辉. 2018

[9]海州湾小黄鱼幼鱼和黄鲫幼鱼的食物竞争. 郭斌,张波,戴芳群,金显仕. 2011

[10]网囊周长对单桩张网渔具选择性的影响. 张健,石建高,彭永章,陈小康. 2011

[11]单桩张网菱形、方形网目网囊选择性研究. 张健,张鹏,石建高,陈小康. 2011

[12]黄海南部黄鲫(Setipinna taty)资源利用分析. 熊瑛,汤建华,刘培廷,仲霞铭,严利平,高银生,吴磊,冒红. 2009

[13]东海区黄鲫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合理利用探讨. 刘勇,程家骅,李圣法. 2006

[14]东海北部与黄海南部黄鲫群体洄游分布的初步研究. 刘勇,程家骅,陈学刚. 2006

[15]东海区黄鲫数量分布特征的分析研究. 刘勇,程家骅,李圣法. 2004

[16]海州湾黄鲫幼鱼的食性及其随叉长的变化. 郭斌,张波,戴芳群,金显仕. 2010

[17]填饲对朗德鹅生长参数和代谢的影响. 张红艳,原昊,李进军,田勇,卢立志,刘晓玲. 2011

[18]食用防腐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参数的影响. 汪玲玲,郝淑贤,吕彦均. 2013

[19]机器视觉在设施育苗作物生长监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杨斯,黄铝文,张馨. 2019

[20]CMS-D2恢复基因对陆地棉主要性状的影响. 左志丹,左志丹,张梦,张学贤,吴建勇,郭立平,戚廷香,唐会妮,邢朝柱.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