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麻紫色卷叶病相关植原体单管巢式PCR检测技术建立与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鹿鹏鹏

作者: 鹿鹏鹏;吴伟怀;郑金龙;王桂花;贺春萍;林培群;黄兴;梁艳琼;易克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剑麻;植原体;单管巢式PCR;正交试验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7 期

页码: 1426-143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剑麻紫色卷叶病是近年来剑麻(Agave sisalana)上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该病与植原体高度相关。建立一种高效的分子检测技术对于植原体的深入研究及病害监测与检测非常必要。本研究拟建立剑麻紫色卷叶病相关植原体的高效单管巢式PCR检测技术。首先对单管巢式PCR反应体系的内外引物退火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退火温度后,利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单管巢式PCR反应体系的内外引物浓度、dNTPs浓度和Ex Taq酶用量等关键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当外引物Sis-F1/R1退火温度为64℃、内引物Sis-F2/R2退火温度为54℃,通过正交设计试验最终筛选出的最佳反应体系(25μL)为:10×Ex Taq Buffer 2.5μL,2.5 mmol/L dNTPs 5μL,Ex Taq DNA Polymerase1μL,15μmol/L的内引物Sis-F2/R2各1μL,0.02μmol/L的外引物Sis-F1/R1各1μL,模板DNA 1μL,ddH2O 11.5μL。上述反应体系只对紫色卷叶病植株DNA模板扩增出条带,具有高度特异性;最低检测限为植原体质粒浓度≥1 fg/μL。本研究所建立的剑麻紫色卷叶病相关植原体单管巢式PCR检测体系为后续病害监测、相关性调查、致病性以及功能验证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分类号: S435.63

  • 相关文献

[1]甘蔗褐锈病菌单管巢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吴伟怀,刘宝慧,鹿鹏鹏,梁艳琼,贺春萍,李锐,易克贤. 2022

[2]咖啡叶锈病菌单管巢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吴伟怀,刘宝慧,汪全伟,鹿鹏鹏,贺春萍,梁艳琼,黄兴,易克贤. 2023

[3]温水处理对甘蔗白叶病植原体的脱除效果研究. 单红丽,李文凤,黄应昆,王哓燕,张荣跃,罗志明,申科,尹炯. 2013

[4]杏褪绿卷叶病研究初报. 李文慧,徐麟,何天明,张大海,唐章虎,樊国全. 2007

[5]桑树萎缩病的研究进展. 张和禹,汪泰初,鲍先巡. 2010

[6]宁夏枣疯病植原体分子检测. 魏天军,吴云峰,李百云. 2010

[7]梨不同砧穗组合对梨衰退病的影响. 赵海静,王璐,孟利峰,韩玉虎,郭黄萍. 2018

[8]采用荧光显微技术对枣疯病病原进行鉴定. 申仲妹,陈红玉,杨俊强,马光跃,薛新平,郭建民,孙锡峰,连永宏. 2019

[9]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韩剑,陈开文,纪文博,陈杭,唐章虎. 2020

[10]卵叶山蚂蝗丛枝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段雅雯,杨毅,陆秋蕾,肖忠良,李丹阳,张文珍,赵文军. 2019

[11]植原体致病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李继东,陈鹏,倪静,顾理媛,王会鱼,郑先波,冯建灿. 2019

[12]赛葵花变叶植原体的鉴定及其16S rDNA序列特征分析. 杨海中,杨毅,陈剑山. 2018

[13]枣疯病植原体保存体系构建. 葛宏,李继东,陈鹏,王会鱼,叶霞,谭彬,张梦阳,冯建灿. 2019

[14]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16S rDNA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艾克热木·买买提,韩剑,罗明,唐章虎. 2020

[15]杏褪绿卷叶植原体新疆分离物核糖体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韩剑,+,陈杭,+,艾克热木·买买提,罗明,唐章虎. 2021

[16]椰子致死性黄化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于少帅,朱辉,余凤玉,宋薇薇. 2021

[17]槟榔黄化病病原研究及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唐庆华,宋薇薇,于少帅,牛晓庆,覃伟权. 2021

[18]长春花小叶病植原体质粒DNA克隆及其分子特征. 郑文虎,车海彦,符瑞益,杨毅,罗大全. 2012

[19]假臭草丛枝病植原体16SrDNA检测与PCR-RFLP分析. 王真辉,陈秋波,郭志立,叶岸青,张浩. 2007

[20]海南槟榔黄化病病原物的分子鉴定. 车海彦,吴翠婷,符瑞益,温衍生,叶莎冰,罗大全.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