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中游流域宜城地区黏虫成虫世代特点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常向前

作者: 常向前;吕亮;余小清;黄求应;雷朝亮;张舒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黏虫;杀虫灯;种群动态;温度;世代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19 年 41 卷 006 期

页码: 1253-12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黏虫Mythimna separata是为害禾本科作物的重大迁飞性害虫.汉江中游流域是湖北小麦等作物的主产区,也是黏虫的常年发生地.2012年至2017年,连续6年在汉江中游湖北省宜城市利用糖醋液、 频振式杀虫灯调查了黏虫成虫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宜城地区黏虫成虫可分为4代:越冬代及1代至3代.越冬代成虫峰期出现在2月中下旬至3月底,其中最早始见期为2017年2月14日,最晚为2015年3月10日.1代成虫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底,且1代为黏虫累积虫量最多的世代,7月至10月的2代、3代黏虫成虫数量稀少,没有明显的成虫峰期,但2017年7月底至8月初出现较明显2代成虫峰期.汉江中游流域宜城地区属于1代黏虫多发区;1月份温度不足以影响此地黏虫越冬,此地可能为黏虫常年越冬地;在田间变温环境下,夏季高温对宜城黏虫成虫种群无显著抑制作用;黏虫在宜城越冬代及1代成虫量是全国黏虫发生量的重要预警指标.

分类号: Q968.1%S433.4

  • 相关文献

[1]辽宁地区迁飞黏虫种群动态与发生规律研究. 钟涛,范唯艳,许国庆,赵彤华. 2020

[2]2016年-2019年河南信阳黏虫的种群动态及虫源性质分析. 段云,雷海霞,陈琦,卢兆成,李慧龙,郭培,武予清. 2022

[3]2015年-2019年河南原阳黏虫和劳氏黏虫的种群动态. 段云,郭培,陈琦,武予清,苗进,巩中军,李彤,蒋月丽. 2021

[4]枸杞蚜虫发育的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测定. 李锋,杨芳,李云翔,安巍,刘炎棠,刘志强,王刚. 2002

[5]温度对稻虱缨小蜂生态适应性的持续影响. 刘淑平,郑许松,杨亚军,徐红星,吕仲贤. 2012

[6]韭菜迟眼蕈蚊种群动态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胡霞,白义川,徐维红,邹德玉,许静杨,刘佰明,谷希树. 2016

[7]欧洲向日葵螟发育有效积温及其成虫发生预测模型研究. 苏雅杰,杜磊,白全江,云晓鹏. 2016

[8]温度对二斑叶螨生长发育及种群动态参数的影响. 周玉书,朴春树,仇贵生,刘池林. 1999

[9]海南儋州地区橘小实蝇成虫数量动态. 刘奎,唐良德,邱海燕,付步礼. 2016

[10]不同温度下浸水对褐飞虱生存,繁殖及其寄生的影响. 吕仲贤,俞晓平. 2000

[11]温、湿度对假眼小绿叶蝉种群数量及梢内着卵量的影响. 李慧玲,林乃铨. 2012

[12]杀虫灯对水稻害虫的诱杀时间与诱杀效果研究. 成燕清,孙树青,陈晓华. 2013

[13]投射式杀虫灯对玉米螟田间防效的测定. 李敏,赵秀梅,崔佳嵋. 2010

[14]太阳能杀虫灯对盲蝽成虫的诱杀效果. 潘洪生,李国平,李耀发,陆宴辉. 2017

[15]棉铃虫Helicoverpaarmigera的环境友好型诱杀技术研究. 马春森,马罡,常向前,杨和平. 2009

[16]杀虫灯诱杀昆虫的有效距离及生态学参数. 季香云,万年峰,蒋杰贤. 2011

[17]杀虫灯诱杀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距离与性比研究. 韩海亮,刘敏,董航顺,赵福成,吕要斌,章金明. 2024

[18]3种二化螟防控措施的效果及效益分析. 黄志农,张宗泽,石年珍,文吉辉,李忠良,刘学仙,邹如戈. 2009

[19]性诱剂与诱虫灯结合使用对二点委夜蛾诱捕效果初探. 马广源,党志红,李耀发,程志,潘文亮,高占林. 2015

[20]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环境友好型诱杀技术研究. 马春森,马罡,常向前,杨和平.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