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花生间作绿色增产增效技术规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兴林
作者: 马兴林;赵同凯;李庆方;夏云;韩伟;张兆银;夏祯刚;李洪杰;李子双;徐安波;王传海;蒋克辉;林治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玉米花生间作;绿色增产增效;技术规程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9 年 010 期
页码: 194-196
摘要: 针对当前我国农区制约高秆与矮秆作物间作种植方式发展的主要因素,着眼于山东省德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本团队前期试验研究与示范展示基础上,制定了夏玉米花生间作绿色增产增效技术规程.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微生态健康养猪技术规程. 柳丽,高和坤,李海兵,张孝庆. 2013
[2]黄桃方块形芽接技术规程. 葛金涛,王丽丽,赵统利,刘兴满. 2017
[3]春提早南瓜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刘水东,姜永平. 2013
[4]辣椒抗旱性鉴定技术规程. 杨红,姜虹,耿广东,张爱民,邢丹,张绍刚. 2013
[5]芦笋有机生产技术规程. 马超,王天文. 2010
[6]遵义辣椒无害化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刘崇政,杨红,余文中,涂祥敏,詹永发,赖卫. 2011
[7]连云港市切花非洲菊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 朱朋波,赵统利,邵小斌,刘兴满,汤雪燕,孙明伟. 2012
[8]南粳4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单志良. 2013
[9]有机棉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韩焕勇,刘霞,余渝,陈波涛,王方永,陈兵. 2013
[10]欧洲水仙生产技术规程. 高年春,邵和平,张宁宁. 2007
[11]切花百合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 赵统利,邵小斌,朱朋波,孙明伟,陈翠竹. 2012
[12]贵州切花百合栽培管理技术规程. 杨新成,郑思乡. 2011
[13]贵州旱坡地甘蔗规范化栽培技术. 龚德勇,刘凡值,易代勇. 2005
[14]长江下游麦(油)棉两熟棉花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规程. 陈建平,张萼,蔡立旺,王海洋,施庆华. 2011
[15]贵州辣椒种质资源保育技术规程. 詹永发,周光萍,田应书,何建文,蓬桂华. 2015
[16]杂交油菜新品种三北98保优栽培技术规程. 王晓芳,程国平,赵继献,聂志钦. 2016
[17]玉米SSR分子标记技术操作规程的优化. 王伟,杨文鹏,关琦,张文龙,戴保威. 2008
[18]箭筈豌豆旱地留种技术规程. 芶久兰,秦松,孙锐锋,肖厚军,王文华. 2012
[19]多花黑麦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陈燕萍,谢彩云,李辰琼,杨菲. 2014
[20]花溪芜菁甘蓝牧草生产技术规程. 牟琼,李娟,吴佳海,王应芬,吴显斌,雷霞.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控释掺混肥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及氨挥发的影响
作者:曹兵;高玮;李洪杰;杜梦扬;王学霞;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谷佳林;董淑祺;李子双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控释掺混肥;一次性基施;氨挥发;产量;氮肥利用效率;经济效益
-
长期施用控释氮肥对潮土区麦-玉轮作作物产量的影响及土壤氮素供应特征研究
作者:李玉东;谭德水;李子双;李洪杰;张灵菲;马垒;刘兆辉
关键词:长期定位;控释氮肥;作物产量;土壤氮素
-
控释掺混肥对麦玉轮作体系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硝态氮残留的影响
作者:曹兵;高玮;李洪杰;王学霞;王玉霞;周晓琳;陈延华;倪小会;赵萌;董淑祺;邹国元;李子双
关键词:产量;温室气体;排放;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控释掺混肥;硝态氮残留
-
种肥混播对夏玉米产量、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李子双;高玮;李洪杰;周晓琳;王学霞;杜梦扬;陈延华;王玉霞;倪小会;王薇;邹国元;曹兵
关键词:夏玉米;控释肥;氮肥利用效率;酶活性;微生物功能基因
-
中国小麦抗条锈病基因育种利用现状与策略
作者:刘志勇;张怀志;白斌;李俊;黄林;徐智斌;陈永兴;刘旭;曹廷杰;李淼淼;陆平;吴秋红;董玲丽;韩玉林;殷贵鸿;胡卫国;王西成;赵虹;闫素红;杨兆生;畅志坚;王涛;杨武云;刘登才;李洪杰;杜久元
关键词:小麦;条锈菌;兴衰循环;持久抗性;基因聚合;种质创新
-
控释掺混肥对麦玉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作者:高玮;王学霞;谢建治;陈延华;倪小会;王甲辰;董艳芳;李子双;曹兵
关键词:麦玉轮作体系;产量;控释掺混肥;氮肥利用效率;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增温潜势
-
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和气态氮损失的影响
作者:曹兵;高玮;李洪杰;王学霞;王玉霞;谷佳林;倪小会;李子双
关键词:夏玉米;控释掺混肥;氮肥利用效率;氨挥发;N2O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