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蘑菇和蘑菇的ITS-RFLP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波

作者: 刘勇;赵小青;王一;王泽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野生;双孢蘑菇;蘑菇;ITS;RFLP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2 年 25 卷 06 期

页码: 2222-22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采自四川和西藏的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和蘑菇(A.campestris)9个野生菌株,以及双孢蘑菇5个栽培菌株为材料,进行了ITS-RFLP分析。结果表明,ITS-PCR条带约为750 bp,5种限制性内切酶(MspⅠ、HinfⅠ、HaeⅡ、AulⅠ、TaqⅠ)的ITS-RFLP分析结果为,只有4种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HaeⅡ、AulⅠ、TaqⅠ)产生多态性条带,但完全能将双孢蘑菇和蘑菇区分的限制性内切酶为TaqⅠ;对5种限制性内切酶的ITS-RFLP分析数据进行聚类结果为,在相似系数为0.615水平以下分为2个类群,并将双孢蘑菇和蘑菇区分开;在相似系数为0.915水平上,供试的11个野生和栽培双孢蘑菇菌株分为3个亚类群。

分类号: S646.11

  • 相关文献

[1]川西高原蘑菇菌株遗传差异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王波,卢冰,赵晓青,甘炳成,贾定洪,彭卫红,黄忠乾,张小平. 2009

[2]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分析五种蘑菇中的维生素C和没食子酸含量. 赵凤,杨明举,周洲,李小义,孔杰. 2016

[3]种植嫩"蘑菇"效益大增. 曹德宾. 2017

[4]谷秆两用稻草栽培食用菌研究. 陈君琛,郑金贵,杨菁,郑开斌,陈旺瑞. 2000

[5]不同栽培技术对蘑菇产量的影响. 刘永贤. 2010

[6]蘑菇黑斑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黄思良,黄卓忠,闭志强. 2009

[7]浙东双孢蘑菇延时高效栽培技术. 颜伯霖,蔡为明,徐友根,潘灵. 2005

[8]沼渣制备蘑菇覆土材料两法. 曹德宾,李艳秋. 2008

[9]蘑菇怎么才能走出低价怪圈. 曹德宾. 2018

[10]蘑菇真空预冷后的减压贮藏效果研究. 杨兆丹,邸倩倩,刘斌,关文强. 2015

[11]蘑菇不同菌株的比较试验. 冯伟林,蔡为明,金群力. 2004

[12]三种工农业废料的理化性状及作为蘑菇覆土材料的研究. 蔡为明,Ralph Noble,金群力,方菊莲,冯伟林,范丽军. 2002

[13]一种野生菌地下菌核的ITS-DNA分子鉴定. 李素玲,刘虹. 2019

[14]双孢蘑菇RAPD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林媛,陈文炳,邵碧英,王泽生,廖剑华,李寿崧,江树勋. 2009

[15]吕梁山乳菇属常见物种的分子鉴定及资源评价. 刘虹,李素玲,董淑英,杨杰,许晶,郭福贵. 2018

[16]蘑菇害虫眼菌蚊(Sciarids)和瘿蚊(Cecid)的药剂筛选与应用. 沈中霞,谭琦,王菊明,余宝琳. 1988

[17]双孢菇出菇过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 蔡为明. 2016

[18]巴楚蘑菇研究Ⅱ.形成发育的生态环境. 薛泉宏,徐万里,和文祥,朱铭莪,汪玉宏,毛端明,王讲利. 1999

[19]秋冬季食用菌用药技术. 曾德宾. 2008

[20]食用蘑菇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段小明,刘升,贾丽娥,严灿,王达,张潇方.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