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树干液流技术的北京市刺槐冠层吸收臭氧特征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华

作者: 王华;欧阳志云;任玉芬;张红星;王效科;郜世奇;关云飞;高付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城市树木;液流;吸收臭氧;冠层导度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3 年 33 卷 23 期

页码: 7323-73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全球范围内加速的城市化导致空气质量严重退化。随着北京市建设范围不断扩大和机动汽车数量迅猛增长,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浓度不断增加的近地层臭氧作为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和危害人类健康、动植物生长的二次污染物,受到广泛关注。城市树木能够有效地去除大气污染物,进而提高空气质量。目前已有很多研究关于区域尺度上城市树木吸收臭氧,然而,冠层尺度上城市树木吸收臭氧特征少有研究。因此,基于树干液流技术,结合天气变化和大气臭氧浓度分析,研究夏秋季节北京市典型绿化树种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整树冠层吸收臭氧特征及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刺槐吸收臭氧速率变化呈单峰曲线,于15:00左右达到峰值;夏季峰值范围较宽,秋季峰值范围较窄;中午前后累积吸收臭氧量增加最明显。在季节尺度上,夏季刺槐吸收臭氧速率高于秋季;夏季累积吸收臭氧量显著增加,秋季略有增加。刺槐吸收臭氧的时间变化规律取决于大气臭氧浓度和冠层对臭氧的导度。臭氧浓度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明显,导致刺槐吸收臭氧速率时间变化格局与之接近。在一定的臭氧浓度下,刺槐吸收臭氧速率的变化主要由冠层对臭氧的导度调控,进而受水汽压亏缺和总辐射的影响。随着水汽压亏缺降低,刺槐冠层对臭氧的导度明显下降;总辐射大于600 W/m2,冠层对臭氧的导度迅速下降。研究树种刺槐单位冠层投影面积上年吸收臭氧量约为0.16 g/m2,明显低于基于模型得到的结果,表明评估森林受臭氧危害的风险应考虑树种冠层臭氧通量。

分类号: S792.27

  • 相关文献

[1]不同优势等级杨树人工林吸收臭氧特征. 陈波,鲁绍伟,李少宁. 2015

[2]菜豆"水分利用效率黄金时段"量化解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孙挺,蒋茹佳,施政,Menachem Moshelion,孙玉东,程瑞,徐沛. 2024

[3]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成熟期水分运输研究. 张娟,张坤,王玉安. 2019

[4]小麦液流及蒸腾速度测定方法初探. 罗中岭,张建生. 1996

[5]典型天气下经济林液流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郑家银,李绣宏,李少宁,鲁绍伟,赵娜,徐晓天,杨新兵. 2022

[6]不同天气条件下苹果树液流日变化规律研究. 续海红,郭向红,仇群伊. 2015

[7]桃树需水信号及产量和果实品质对水分的响应研究. 周罕觅,张富仓,李志军,龚道枝,吴立峰. 2014

[8]蔷薇科经济林液流特征及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 郑家银,李绣宏,鲁绍伟,赵娜,徐晓天,李少宁. 2023

[9]基于茎直径变化的精准灌溉技术研究进展. 林琭,汤昀,闫万丽,张纪涛,籍增顺.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