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分缺乏对紫云英苗期生长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岽辉

作者: 李岽辉;朱强;郭再华;曹卫东;耿明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云英;养分缺乏;外部形态;生物量;养分吸收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91-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溶液培养条件下研究氮、磷、钾、钙、镁、硫缺乏对苗期紫云英外部形态、生长发育、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养分供应不足均不同程度地抑制了苗期紫云英生长,表现出特定的缺素症状.氮、磷、钙、镁缺乏显著降低紫云英株高16.4%~54.0%,而钾和硫缺乏无显著影响.氮和钙缺乏使根长分别减少31.9%和22.5%,其他养分缺乏对根长无显著影响.大量矿质元素(硫除外)缺乏使紫云英地上部干重显著降低22.0%~60.7%.根部干重受不同养分缺乏影响不同,氮、钙和镁缺乏后显著降低23.4%~51.6%,磷和硫缺乏后分别增加40.6%和18.8%,而缺钾对根干重无显著影响.单株干重随养分缺乏的变化趋势与地上部类似,除镁外其他元素缺乏均显著增加根冠比.紫云英苗期叶绿素含量在氮、钙、镁和硫缺乏时显著降低,缺钾和磷时无显著变化.受养分缺乏胁迫时,紫云英苗期地上部氮、钾含量(除了钾、硫缺乏时的氮含量及磷、镁缺乏时的钾含量)通常显著降低,紫云英磷含量仅在缺磷时显著降低.6种大量矿质养分缺乏一般导致紫云英氮、磷、钾累积量显著降低.聚类分析表明,溶液培养条件下钙和氮缺乏对苗期紫云英伤害程度最大,其次为磷,再次为钾,镁和硫缺乏的影响程度相对较轻.综上所述,矿质养分缺乏均不同程度地抑制紫云英生长和养分积累,生产中应结合实际开展养分管理,以提高绿肥生产利用效益.

分类号: S551.9

  • 相关文献

[1]等量紫云英条件下化肥用量对早稻养分吸收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徐昌旭,谢志坚,许政良,苏全平,李水荣,秦文婧. 2010

[2]化肥与紫云英不同配比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徐昌旭,谢志坚,彭春瑞,王美清. 2010

[3]红壤性稻田紫云英与化肥减施对早稻品质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唐先干,谢金水,徐昌旭,刘佳,袁福生,刘光荣,李祖章. 2021

[4]紫云英还田配施化肥对单季晚稻养分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王建红,曹凯,张贤. 2014

[5]紫云英翻压量对单季晚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王建红,曹凯,张贤. 2014

[6]湘北双季稻区种植翻压紫云英的氮肥减施效应. 王慧,周国朋,常单娜,高嵩涓,刘蕊,廖育林,鲁艳红,曾闹华,聂军,曹卫东. 2022

[7]翻压绿肥后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徐昌旭,谢志坚,曹卫东,许政良,苏全平,李水荣,王云,秦文婧. 2011

[8]除草剂对稻田土壤微生态环境及紫云英养分吸收的影响. 谢志坚,张嶔,徐昌旭,刘光荣. 2013

[9]闽侯县紫云英品种(系)比较研究. 张辉,吴一群,兰忠明,林新坚,曹卫东,张伟光. 2011

[10]不同紫云英基因型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成分分析. 林新坚,兰忠明,张辉,王飞,何春梅. 2014

[11]紫云英新品种(系)在闽侯地区适应性研究. 吴一群,张辉,兰忠明,张伟光,林新坚. 2012

[12]不同紫云英品种物候期及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张辉,曹卫东,吴一群,邱孝煊,张伟光,林新坚. 2010

[13]紫云英地方种质资源品种比较试验. 何春梅,刘彩玲,王利民,王飞,张辉,曹卫东,黄毅斌. 2020

[14]长期施用化肥对潮土甘薯生物量累积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魏猛,张爱君,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8

[15]氮磷减施与钾锌互作对棉花生物量、产量与养分吸收的影响. 李亚莉,哈丽哈什·依巴提,张炎,李源,李青军. 2020

[16]滴灌施肥对幼龄茶树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杨清霖,杨向德,季凌飞,马立锋,阮建云. 2020

[17]脲酶/硝化抑制剂对沿淮平原糯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静,王允青,万水霞,吴萍萍,叶寅,郭熙盛,吕国安. 2020

[18]污泥生物炭添加对黑麦草和土壤养分特性的影响. 李玮,汪军,徐汝民,杜世州,乔玉强,陈欢. 2024

[19]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菜生物量累积、分配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张辉,马洪波,朱德进,黄卉,宁运旺,张永春. 2012

[20]污泥中不同铁盐对大叶茼蒿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丁洪,郭宝玲,郑祥洲,张玉树,余居华,连少勇.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