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变温幅度对小菜蛾不同发育阶段生活史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邢鲲

作者: 赵飞;韩巨才;马春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菜蛾;昼夜温度;变温幅度;发育;繁殖;生活史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2015 年 58 卷 02 期

页码: 160-16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昼夜变温幅度对昆虫的发育、存活、寿命、繁殖等核心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往研究主要以恒温为主,温度设置不符合自然界中昼夜温度波动变化,无法明确温度波动幅度与恒温之间的生物效应差别。【方法】本研究采用了二步变温,模拟了不同的昼夜温度波动幅度(25±2℃,25±4℃,25±6℃,25±8℃,25±10℃和25±12℃)与相应恒温25℃,研究了不同变温幅度对十字花科世界性害虫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不同生活史阶段中发育、存活、寿命与繁殖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变温幅度对小菜蛾不同阶段的发育、存活、寿命与繁殖影响存在显著差异。25±2℃,25±4℃和25±6℃对小菜蛾生活史性状的影响与恒温(25℃)相似,但25±10℃和25±12℃却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结论】我们发现,较大的昼夜变温幅度显著影响小菜蛾不同阶段的发育、存活、寿命与繁殖,而适宜夜低温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了日高温胁迫对小菜蛾的不利影响;并且认为昼夜变温幅度作为影响昆虫核心生命活动一种重要决定因素,必需纳入到昆虫种群数量预测模型中,才能真实地反映自然界中复杂变温模式对昆虫生态学效应的影响,才能提高昆虫田间发生预测预报的准确性。

分类号: S433.4

  • 相关文献

[1]温度对小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影响的研究进展. 潘飞,何余容,王德森,郭祥令,陈绵才. 2012

[2]淡水蚌类发生与发育研究进展. 陈修报,杨健. 2011

[3]大白菜不同发育阶段耐盐性的长期观察. 邱念伟,刘倩,王凤德,赵娜,孙凯月. 2015

[4]温度对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侵入与发育的影响. 李秀花,马娟,陈书龙. 2012

[5]中国小菜蛾变形孢虫研究初报. 问锦曾,雷仲仁. 2001

[6]从上海市凤眼莲的生活史特征与繁殖策略探讨其控制对策. 金樑,王晓娟,高雷,李博. 2005

[7]取食不同种类蚜虫黑带食蚜蝇的种群适合度. 江珊珊,李慧,何莉梅,吴孔明. 2023

[8]温度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发育和繁殖影响的研究. 马春森,陈瑞鹿. 1993

[9]Cry1Ac毒蛋白对粘虫生长发育、繁殖及飞行能力的影响. 罗礼智,胡毅,张蕾. 2010

[10]Cry1Ac毒蛋白对粘虫生长发育,繁殖及飞行能力的影响. 罗礼智,胡毅,张蕾. 2010

[11]湿度对木薯单爪螨Mononchellus mcgregori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卢芙萍,陈青,伍春玲,卢辉,梁晓. 2017

[12]寄主植物对Q型烟粉虱生长发育、海藻糖含量及2种酶活性的影响. 谭永安,肖留斌,孙洋,柏立新. 2012

[13]应用捕食螨防治蓟马研究进展. 黄建华,陈洪凡,王丽思,柳岸峰,沈华喜. 2016

[14]不同橡胶品种对比哈小爪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郑丽旧,符悦冠,张方平,刘雅,吴知,陈俊谕. 2023

[15]短时高温暴露对Q型烟粉虱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郭建英,万方浩. 2011

[16]不同寄主植物对橡副珠蜡蚧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陈伟,张方平,刘奎,张敬宝,黄武仁,符悦冠. 2009

[17]环境因子对新疆B型烟粉虱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柳斌,吐尔逊,郭文超,何江,许建军. 2008

[18]淡水鲳的生物学和人工繁殖研究. 张中英,黄忠志,廖朝兴,周瑞琼,刘绍平,张邦杰,吴达辉,游文章. 1991

[19]不同施氮量的寄主植物对棉铃虫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马艳,王春义. 1997

[20]短时低温胁迫对日本食蚧蚜小蜂存活、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杨美娟,陈俊谕,叶政培,符悦冠,王建赟,朱俊洪,张方平.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