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机械化种植的花生高产品种筛选与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丁红

作者: 丁红;张冠初;许静;修明霞;徐扬;郭庆;张智猛;于遒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农艺性状;果柄强度;机械化收获;品种筛选

期刊名称: 花生学报

ISSN: 1002-4093

年卷期: 2022 年 002 期

页码: 16-24

摘要: 不同花生品种的农艺性状、荚果力学特性及产量是影响花生机械化作业和生产效率的重要性状指标。本研究对黄淮海花生产区18个花生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和荚果力学特性的测定。结果表明,18个品种的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小,单株双仁果数和饱果数是具有较高单株产量的基础。不同品种的果柄强度变异系数较大(6.46~16.29N),荚果侧压破壳力>立压>正压,3个方向的荚果破壳力两两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植株农艺性状、产量构成及荚果力学特性的15个性状和机械播种与收获的7个性状分别综合成为5个和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分别为84.48%和81.63%;通过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筛选出花育917、花育60、花育50、菏花11、花育965和花育51号6个品种为适宜机械化生产的高产品种。本研究为筛选和培育适宜机械化种植的花生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花生果柄脱落特性的研究. 王传堂,祁雪,刘婷,王志伟,唐月异,孙全喜,王秀贞,吴琪,邵俊飞,杨同荣. 2017

[2]26个花生品种果柄强度研究. 吴琪,曹广英,王云云,祁雪,王秀贞,唐月异,孙全喜,张青云,王传堂. 2016

[3]花育917机械化收获特性研究. 许静,陈明娜,陈娜,潘丽娟,王通,陈有庆,胡志超,邹宗峰,禹山林,崔凤高,迟晓元. 2021

[4]不同花生种质荚果力学特性研究. 迟晓元,许静,潘丽娟,姜骁,王明清,王亮,付春,陈娜. 2022

[5]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茎枝生长及荚果力学特性的影响. 丁红,郭庆,戴良香,徐扬,张冠初,秦斐斐,慈敦伟,张智猛,于遒功. 2022

[6]27个高油酸花生品种机械收获适宜性及鲜食感官品质评价. 王传堂,王志伟,唐月异,吴琪,宋国生,王菲菲,房超琦,邵俊飞. 2021

[7]不同花生品种机械化收获适宜性及荚果力学差异研究. 陈小姝,赵跃,郭峰,李美君,高华援,刘海龙,吕永超,宁洽,李春雨,孙晓苹,张志民,王飞. 2022

[8]适合木薯间套作的花生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蒋菁,唐秀梅,钟瑞春,王泽平,刘超,唐荣华. 2011

[9]甘蓝型油菜的抗裂角性鉴定及品种筛选. 彭鹏飞,李云昌,胡琼,刘凤兰,李英德,徐育松,梅德圣. 2009

[10]6个高油酸夏花生品种(系)机械化收获特性研究. 王传堂,王志伟,王秀贞,唐月异,吴琪,王东伟,战庆涛. 2019

[11]不同花生基因型机械化收获相关特性的研究. 王传堂,王志伟,王秀贞,吴琪,唐月异,杜祖波,李秋,于树涛,王东伟. 2019

[12]不同花生荚果力学特性研究及优异品系筛选. 许静,潘丽娟,陈娜,王通,陈明娜,王冕,禹山林,丁红,孙伟,赵孝东,迟晓元. 2021

[13]河南省花生机械化收获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道奇,刘龙,孙千涛,钱凯,董铁有,董慧锋,李秀杰. 2020

[14]不同花生品种果柄节点强度的差异分析. 李海芬,温世杰,陈小平,洪彦彬,鲁清,刘浩,李少雄,周桂元,梁炫强. 2020

[15]半喂入花生联合收获损失致因与控制对策研析. 陈有庆,王海鸥,胡志超. 2011

[16]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高产高油小花生新品种冀花9号的选育. 王瑾,李玉荣,程增书,陈四龙,宋亚辉,张嘉楠,刘吉生,张强,封树平. 2012

[17]国内外花生机械化收获发展概况分析. 张冲,胡志超,邱添,吴努,王伯凯,游兆延. 2018

[18]我国花生机械化收获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 陈有庆,胡志超,王海鸥,彭宝良. 2012

[19]我国花生机械化收获科技创新概况与发展思考. 陈有庆,顾峰玮,吴峰,王冰,胡志超. 2018

[20]花生增产增效新技术及实现机械化收获的建议. 王才斌.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