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文吉辉
作者: 侯茂林;卢伟;黎家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烟粉虱雌虫;寄主评价行;印楝素
期刊名称: 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06 年
页码: 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刺吸式口器昆虫通过植物体表和体内组织来进行寄主评价。印楝素(azadirachin)无论是叶面喷雾还是内吸传导对同翅目害虫均具有防治效果。本试验采用自制行为观察装置,在解剖镜下观察烟粉虱雌虫在20min内在清水处理、6ppm印楝素浸叶处理和6ppm印楝素内吸处理黄瓜叶片上的行为模式、行为次序,统计了各行为模式的持续时间、发生频次及其彼此间的转换频次,以明确烟粉虱雌虫的寄主评价行为特征及印楝素对寄主评价行为的影响。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印楝素对朱砂叶螨室内毒力测定及驱避作用. 张惠淳,牛雄雷,杨金琛. 2013
[2]印楝种仁中印楝素含量的变异. 程金焕,徐永强,彭兴民,张燕平. 2009
[3]印楝果实成熟期调查及不同采收期印楝素含量的变化. 程金焕,彭华,彭兴民,张燕平. 2009
[4]印楝素对柑橘木虱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 赖多,曹旭,邵雪花,肖维强,刘传和,贺涵,刘秀,匡石滋. 2019
[5]印楝素亚致死浓度对烟粉虱实验种群的生物活性. 侯茂林,卢伟,黎家文. 2008
[6]植物源杀虫剂对椰心叶甲室内生物活性. 钟宝珠,吕朝军,孙晓东,覃伟权,彭正强. 2010
[7]不同药剂对甘蓝小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研究. 于俊平,张苗,韩鹏杰. 2018
[8]FOXO基因对印楝素诱导sf9细胞凋亡的影响. 邵雪花,赖多,匡石滋. 2021
[9]印楝素对大型溞生存、生长和繁殖的毒性效应. 刘青,李扬,何芳,张清靖,倪健,邵森林. 2013
[10]响应面优化诱导子促进印楝悬浮细胞培养产印楝素的研究. 张云竹,方佳,钟秋平. 2015
[11]重要商品牛肝菌保育及虫害防治研究. 苏开美,马林,自正权,柴红梅,李云川,李树红. 2020
[12]影响印楝素稳定性的因素和一些解决方法. 林靖凌,彭黎旭. 2006
[13]印楝素乳油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控效果研究. 张怀江,王秀,仇贵生,方江升,李贞,张青文,刘小侠. 2016
[14]印楝素的分离、分析和合成研究进展. 刘宏程,马雪涛,黎其万. 2010
[15]印楝素的杀虫活性及其对烟粉虱的驱避作用. 侯茂林,卢伟,黎家文. 2007
[16]温度影响印楝素A及同系物降解动力学研究. 韩丙军,何书海,林靖凌,彭黎旭. 2007
[17]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的研究与应用. 徐汉虹,赖多,张志祥. 2017
[18]树干注射吡虫啉、印楝素和乙酰甲胺磷防治槐尺蠖的效果比较. 袁会珠,翟明利,何林,秦旦仁. 2008
[19]小菜蛾对印楝素的抗性选育及生长适合度. 李洪山,戴华国,王娟,魏辉. 2006
[20]印楝素对鱼的毒性及在鱼类寄生虫病防治上的应用. 吴伟,朱小惠.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助剂对水稻飞防药剂的减量增效作用
作者:钟玉琪;戴长庚;龚佑辉;于晶;程益宇;韩永强;陈友平;侯茂林
关键词:飞防助剂;二化螟;稻飞虱;水稻纹枯病;防效
-
黑肩绿盲蝽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作者:许常玉;刘玉娣;侯茂林
关键词:半翅目;盲蝽科;黑肩绿盲蝽;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
-
乳酸菌与酵母菌互作对萝卜泡菜发酵进程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作者:黄玉立;葛黎红;马思尧;梅源;卢伟;赵楠
关键词:泡菜;乳酸菌;酵母菌;相互作用;挥发性风味物质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广西兴安的迁入与侵染动态
作者:于晶;戴长庚;钟玉琪;侯茂林
关键词:白背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带毒率;病毒传播与侵染
-
配施硅肥对稻飞虱取食量、田间种群数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黄所生;吴碧球;程学江;庞兴东;吴锋;李成;罗翠萍;宁紫月;黄芊;凌炎;龙丽萍;侯茂林;黄凤宽
关键词:硅肥;稻飞虱;取食量;种群动态;绿色防控
-
取食施硅水稻对褐飞虱成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韩永强;李丹丹;邓权权;侯茂林
关键词:褐飞虱;硅;水稻;保护酶;解毒酶
-
寄主转换对稻纵卷叶螟寄主种群适合度及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作者:陈萍;刘欢;侯茂林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发育适合度;玉米;水稻;寄主转换;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