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褐飞虱基因Bph3和Bph24(t)的聚合育种利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萱

作者: 王萱;马茜茜;杨金莲;伍虎;李容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褐飞虱;稻瘟病;抗性育种;香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期刊名称: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ISSN: 1674-568X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31-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水稻(Oryza sativa)的生产实践中,常常会受到褐飞虱(Nilaparvatal lugens)等多种病虫害的威胁。聚合不同抗性基因,培育抗性品系,是应对各种生物胁迫最有效的策略。传统香稻由于其自身抗性等条件限制,无法大面积推广。本研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MAS)技术,以含有抗褐飞虱基因Bph3或Bph24(t)的供体亲本与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2、Pib或Pimh)、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或香味基因(badh2)的优质三系杂交水稻保持系和恢复系进行多亲本复合杂交。将抗褐飞虱基因聚合到优良水稻品系中,筛选获得41个含有抗褐飞虱基因且与其他目的基因以不同组合方式相聚合的稳定品系。抗性鉴定、香味检测和农艺性状测定表明,各聚合品系的褐飞虱抗性水平较受体亲本均有明显提升,且具有双抗、三抗和/或香味等优良表型。这些新品系为多抗、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新的种质材料。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和抗褐飞虱多基因聚合的水稻恢复系. 李进波,杜雪树,夏明元,万丙良,戚华雄. 2020

[2]聚合抗稻瘟病基因Pi9和抗褐飞虱基因Bph18(t)选育水稻恢复系. 裴庆利,梁云涛,刘丕庆,赵开军. 2014

[3]分子标记辅助聚合抗褐飞虱基因选育杂交水稻抗性品种初步研究. 陈乔,李孝琼,陈英之,韦绍丽,阳海宁,张月雄,李容柏. 2009

[4]水稻改良品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抗性评价. 邓飞,倪深,陈红旗,王跃星,胡国文,王孔俭,李素佳,朱旭东. 2016

[5]利用Wx和fgr基因双功能性标记高效选育优质水稻保持系. 陈深广,周屹峰,赵霏,金亮,沈圣泉. 2011

[6]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早熟优质香稻新品种‘沪早香软1号’. 闫影,张丽霞,胡泽军,周继华,曹黎明,吴书俊. 2019

[7]抗条纹叶枯病香稻新品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 闫影,张丽霞,李刚,张玉,吴书俊. 2017

[8]应用CRISPR/Cas9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广东丝苗米新种质. 王石光,陆展华,刘维,卢东柏,王晓飞,方志强,巫浩翔,何秀英. 2023

[9]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条纹叶枯病香粳品种‘沪香粳106’. 吴书俊,闫影,张丽霞,万常照,龚凯,顾永平. 2017

[10]利用花药培养和分子标记辅助相结合方法选育香软型粳稻新品种. 黄卫峰,闫影,王凯,张丽霞,胡泽军,吴书俊. 2022

[11]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优良食味、低谷蛋白香粳稻新品系. 陈涛,赵庆勇,朱镇,赵凌,姚姝,周丽慧,赵春芳,张亚东,王才林. 2023

[12]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香型优质稻新品种'桂野香占'. 韦敏益,黄大辉,张月雄,马增凤,罗同平,秦钢,刘驰,李振经. 2024

[13]江苏省多基因聚合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效应分析及Pb1基因功能标记开发. 孙立亭,林添资,景德道,余波,钱华飞,曾生元,李闯,姚维成,杜灿灿,胡庆峰,周义文,龚红兵. 2019

[14]稻瘟病抗性基因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进展. 何炼,蒋秋平,叶鹏盛,代顺冬,韦树谷,刘朝辉,曾华兰. 2016

[15]Pi-z、Pi-ta~2等基因在云南粳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中的应用. 张学堂,廖新华,朱振华,苏振喜,世荣,赵国珍,蒋聪,戴陆园. 2010

[16]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康美花,曹丰生,陈红萍,刘建华,杨水莲,杨素芬,裴冬莲. 2010

[17]广东优质籼稻抗稻瘟病育种研究进展. 朱小源,杨祁云,伍尚忠. 2003

[18]稻瘟病抗性基因Pita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及应用. 张姝,苏菁. 2016

[19]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体系研究进展. 彭志荣,何强,舒服,邓华凤. 2014

[20]节水抗旱稻恢复系的抗褐飞虱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及抗性评价. 张安宁,刘毅,王飞名,谢岳文,孔德艳,聂元元,张分云,毕俊国,余新桥,刘国兰,罗利军.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