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周进

作者: 谭周进;周卫军;张杨珠;曾希柏;肖嫩群;刘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施肥制度;土壤微生物;微生物活度;长期定位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07 年 13 卷 03 期

页码: 430-4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湖南省进行了18年土壤肥力与施肥效益监测的长期定位试验,就3个定位点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与细菌总数及放线菌总数之间无直接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并不能作为评价土壤微生物多少的指标;真菌数量可反映土壤的肥力水平,土壤真菌数量可用来评价不同施肥制度的效果。施用30%有机肥和习惯施肥处理的氮素养分和硝化细菌数量较多,硝化细菌数量与有机质含量也无相关;长期施用大量有机肥(60%)的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高于其它施肥处理,这可能与长期使用大量有机肥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有关。硫化细菌和反硫化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无直接相关性,施肥可影响土壤硫素的供应。施用单质氮肥多的土壤,氨化细菌数量较多,而有机肥施用量高的土壤,氨化细菌数量较少。无肥区的土壤微生物活度最低,60%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活度最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微生物活度也高,两者呈正相关。保持农业土壤的健康要从多方面来进行联合调控,而不是单纯的采用某一农业技术来进行。

分类号: S154.3

  • 相关文献

[1]紫云英还田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活度的影响. 万水霞,唐杉,王允青,朱宏斌,郭熙盛. 2013

[2]紫云英与化肥配施对稻田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万水霞,朱宏斌,唐杉,郭熙盛,王允青. 2015

[3]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李秀英,赵秉强,李絮花,李燕婷,孙瑞莲,朱鲁生,徐晶,王丽霞,李小平,张夫道. 2005

[4]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杨兆顺,吴俊强,钱芳,楼辰军. 2010

[5]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地区双季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吴萍萍,刘金剑,杨秀霞,商庆银,周毅,谢小立,沈其荣,郭世伟. 2009

[6]不同施肥制度对黄泥田土壤酶活性及养分的影响. 林诚,王飞,李清华,李昱,何春梅,林新坚. 2009

[7]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剖面养分分布的影响. 温延臣,李海燕,袁亮,徐久凯,马荣辉,林治安,赵秉强. 2020

[8]褐潮土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制度土壤生产功能演化研究. 李秀英,李燕婷,赵秉强,李小平,王丽霞,张振山. 2006

[9]水稻蚕豆轮作条件下长期定位施肥制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鲁耀,陈宝红,段宗颜,陈拾华,胡万里,黄翠菊. 2009

[10]动态密闭气室法氨挥发的测定. 张锐,左余宝,八木一行,谢晓红,逄焕成,李志杰. 2001

[11]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土壤肥力特征综合评价方法. 温延臣,李燕青,袁亮,李娟,李伟,林治安,赵秉强. 2015

[12]长期定位施肥对石灰性紫色水稻土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张小平,涂仕华,Kristina Lindstr(o)m. 2011

[13]长期不同施肥潮土活性有机氮库组分与酶活性对外源牛粪的响应. 戚瑞敏,温延臣,赵秉强,林治安,李志杰,李娟. 2019

[14]黑龙江省黑土区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影响分析. 李玲,孙彦坤,周宝库. 2010

[15]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李馨宇,姜宇,米刚. 2023

[16]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刘恩科,梅旭荣,赵秉强,李秀英,刘家基,胡其华. 2009

[17]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恩科,赵秉强,胡昌浩,李秀英,张夫道. 2004

[18]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刘恩科,赵秉强,李秀英,姜瑞波,李燕婷,Hwat Bing So. 2008

[19]宁夏引黄灌区膜下滴灌春玉米适宜施肥量试验研究. 黄兴法,赵楠,任夏楠,杨建国,纪立东,李光永. 2015

[20]三江平原白浆土中Fe、Mn、Cu和Zn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田秀平,李玉梅.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