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形态鉴定及叶片解剖结构对云南白莺山古茶树资源的聚类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华玲

作者: 吴华玲;李崇兴;陈栋;李家贤;黄华林;乔小燕;左成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古茶树;种质资源;形态;解剖结构;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31 期

页码: 114-12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云南白莺山地区12种类型古茶树资源共60份材料进行形态及叶片解剖结构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聚类图分析这12类茶树的亲缘关系,旨在为今后深入研究白莺山古茶树资源的起源与演化、加快珍稀古茶树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形态学和细胞学的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2类古茶树可分为2大类和4小类,野生型的本山茶与3个半野生型的黑条子茶、二嘎子茶和大叶本山白芽口茶归为第Ⅰ类,为乔木或小乔木,树型高大,芽叶茸毛无或稀少,叶片大,角质层较厚,栅栏细胞1层,石细胞多且粗大;其他8个类型归为第Ⅱ类,其中4个栽培类型包括勐库大叶茶、勐库小叶茶、白芽子茶和豆蔑茶归为第Ⅱ-a类,为小乔木或灌木,芽叶茸毛较多,叶片栅栏细胞1~2层,石细胞少且小;柳叶茶、贺庆茶、藤子茶3个半野生类型资源归为第Ⅱ-b类,为灌木,树型开张,芽叶茸毛中等,中叶,具有1~2层栅栏细胞,石细胞少且小;红芽茶单独成第Ⅱ-c类,为半野生型灌木,芽叶呈鲜艳紫红色,大叶,石细胞形态和大小多样。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PEG胁迫对木薯叶片形态、生理及根系解剖结构的影响. 魏云霞,王晓庆,黄洁. 2016

[2]油棕的花序和花组织形态解剖结构观察. 石鹏,王永,张大鹏,李东霞. 2022

[3]古茶树研究概述. 龚雪,周顺珍,陈正武,郑文佳. 2014

[4]偃麦草属植物叶片表皮形态与结构研究. 史广东,孟林,毛培春,张国芳. 2009

[5]澳洲坚果种质资源叶片形态性状观测分析. 杨为海,曾利珍,曾辉,万继锋,陈倪,邹明宏,陆超忠,张汉周,罗炼芳,朱文华. 2020

[6]茶树优质资源的系统鉴定与综合评价. 俞永明,李名君,束际林,刘维华 ,吕文明,王海思,韩志福,钟渭基. 1992

[7]大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 房郁妍,张利国,郑楠,李佩林. 2018

[8]虎耳草表型特征多样性分析. 唐世梅,黄安琪,陈之林,罗佳琳,李昕,晋宇轩,田代科. 2024

[9]6个不同鲤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明俊超,董在杰,梁政远,张守领,张平. 2009

[10]16份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种质资源花粉形态观察和比较分析. 钟启文,杨世鹏,王丽慧,司诚,孙祝,李毅. 2021

[11]早熟棉创新种质资源主要性状聚类及相关分析. 徐敏,胡玉枢,李憬霖,金路路,王子胜. 2017

[12]辣椒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 詹永发,杨红,涂祥敏,刘崇政,田应书. 2010

[13]28份贵州茶树种质资源的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陈正武,陈娟,龚雪,张小琴. 2015

[14]贵州21份玉米优质种质资源的SSR标记分析. 朱英,陶刚,黄永会,刘永翔,祝云芳,刘作易. 2011

[15]不同产地独蒜兰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张丽娜,桂阳,王沁,黄万兵,朱英,朱国胜. 2017

[16]贵州23份野生鸭茅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陈伟,陈瑞祥,钟理,刘正书. 2011

[17]不同高粱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及其形态标记聚类分析. 王洋,张明生,李祥栋,任明见,高翔. 2014

[18]普通杏(Prunus armeniaca)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赵海娟,刘威生,刘宁,张玉萍,章秋平,刘硕. 2014

[19]洋葱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陈沁滨,侯喜林,陈晓峰,张静宜,薛萍. 2007

[20]茯苓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屈直,陶刚,朱国胜,朱英,刘永翔,刘作易.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