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Tir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雪寒

作者: 张雪寒;何孔旺;茅爱华;周俊明;俞正玉;温立斌;倪艳秀;郭容利;吕立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转位紧密素受体;表达;粘附;A/E损伤;免疫保护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0 年 43 卷 12 期

页码: 2570-25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克隆、表达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O157:H7转位紧密素受体(Tir)基因,并研究其抗原性。【方法】选用pET28原核表达载体,体外构建Tir原核表达重组菌,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选用家兔制备高滴度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分析其免疫原性。选用HEp-2细胞进行粘附和粘附抑制试验,通过光镜、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选用Balb/c小鼠进行免疫试验。【结果】成功获得高效表达重组Tir蛋白,并制备了兔源Tir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分析此抗体能与Tir发生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表达Tir蛋白能够抑制O157:H7对HEp-2细胞的粘附和A/E损伤。二免后Balb/c小鼠保护率高达75%以上。【结论】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克隆表达了Tir基因,所获重组Tir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可能用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

分类号: Q78

  • 相关文献

[1]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hly△stx△toxB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张雪寒,何孔旺,赵攀登,栾晓婷,叶青,温立斌,倪艳秀,周俊明,李彬,王小敏,郭容利,俞正玉,茅爱华,吕立新. 2011

[2]大肠杆菌O157:H7菌毛hcpA基因产物的小鼠免疫保护试验. 张雪寒,何孔旺,叶青,倪艳秀,温立斌,李彬,周俊明,王小敏. 2012

[3]日本血吸虫还原性辅酶I(SjNADH)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效果分析. 赵彬,洪炀,曹燕,韩艳辉,吴秀娟,石耀军,林矫矫,陈铁桥,傅志强. 2012

[4]日本血吸虫肌钙蛋白T(SjTnT)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王馨茁,洪炀,韩宏晓,李长健,曹晓丹,陆珂,李浩,朱传刚,傅志强,林矫矫. 2014

[5]日本血吸虫SjIrV1的基因特性及免疫保护效果. 魏梅梅,熊雅念,洪炀,黄莉妮,孟培培,艾德宙,张旻,傅志强,刘升发. 2013

[6]日本血吸虫p53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评价. 张倩,杨珊珊,何静,黄明月,柴淑梅,洪炀,林矫矫,傅志强. 2023

[7]日本血吸虫Sjzfp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免疫效果. 邢荣鹤,宋震宇,刘金明,王素娟,石耀军,李浩,林矫矫,岳城. 2010

[8]肠毒素性大肠杆菌mSTⅠ-linker-LTB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免疫保护试验. 倪艳秀,何孔旺,俞正玉,张雪寒,王芳,郭容利. 2007

[9]日本血吸虫SjRAD23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基因重组抗原的免疫保护效果. 李长健,张旻,洪炀,韩艳辉,曹晓丹,韩宏晓,傅志强,朱传刚,陆珂,李浩,林矫矫. 2014

[10]日本血吸虫基因重组抗原rSj06868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 王素娟,刘金明,邢荣鹤,石耀军,金亚美,李浩,林矫矫. 2011

[11]鸭疫里默氏菌甲羟戊酸激酶基因的重组表达与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吕敏娜,覃宗华,袁建峰,孙铭飞,余劲术,吴彩艳,蔡建平. 2010

[12]日本血吸虫蛋白酶体α2亚基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功能分析. 洪炀,韩宏晓,彭金彪,李晔,石耀军,傅志强,刘金明,李祥瑞,林矫矫. 2010

[13]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Stx2B-Tir-Stx1B多价融合蛋白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张雪寒,何孔旺,卢维彩,赵攀登,温立斌,李彬,郭容利,王小敏,倪艳秀,周俊明,俞正玉,茅爱华,吕立新. 2010

[14]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Tir与stx1/2B融合基因的构建和表达. 张雪寒,何孔旺,卢维彩,俞正玉,茅爱华,刘亚栋. 2009

[15]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Tir与Hly融合基因的构建和表达. 张雪寒,何孔旺,卢维彩,李丽,茅爱华,周萍. 2010

[16]牛源大肠杆菌O157:H7的分离及毒力基因鉴定. 丁浩,苏战强,夏利宁,王雨朦,王栋,张瑾瑜,张桃,况玲,姚刚. 2012

[1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紧密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李盟,张雪寒,何孔旺,黄克和. 2014

[18]大肠杆菌O157:H7实验感染动物排菌动态检测. 孙茂华,孟祥升,夏兴霞,赵攀登,张雪寒,何孔旺,王永山. 2012

[19]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强定殖株中新的双组份系统的鉴定. 杨永武,张昕杨,张雪寒,何孔旺,蔡文通,李干武. 2018

[20]FnBPA-A遗传多态性对牛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牛乳腺上皮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 王彩蝶,苏艳,王世民,韦海娜,苏玲玲.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