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东庆1号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红军

作者: 刘红军;金益;董玲;李晓辉;曹士亮;高明波;罗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密度;施氮水平;生物产量;栽培模式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08 年 02 期

页码: 42-44

摘要: 以玉米新品种东庆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5种密度和5个施氮水平对东庆1号产量的影响,筛选出了最优组合方案和高产栽培模式。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密度和施氮量对雅玉8号青贮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汪霞,彭建华,罗付香,刘海涛. 2015

[2]玉米新品种晋单63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崔爱民,张久刚,张虎,单皓,贾康民. 2011

[3]施氮水平对不同栽培模式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冯波,王法宏,刘延忠,孔令安,张宾. 2010

[4]施氮水平与密度对马铃薯会-2产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邓宽平,罗治霞,丁海兵. 2008

[5]苏南丘陵农区夏播青饲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储国良,刘泉,花卫华,徐志伟,刘亚柏. 2011

[6]青贮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 李永刚,王婷. 2005

[7]分蘖多穗型青贮玉米密度对生物产量的影响及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冯国郡,阿不来提·阿不拉,梁晓玲,李铭东. 2003

[8]青贮玉米庆红509的密肥组合试验. 李兰青,邓鹏,吴小奋,黄晓,李志森. 2024

[9]密度及氮、磷、钾配比对甜高粱生物产量和茎秆含糖锤度的影响. 王艳秋,邹剑秋,张志鹏,朱凯,张飞. 2012

[10]青贮玉米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及其演变规律的研究. 王婷,王友德,陈树宾,郭斌,秦廷建,徐斌,张丽华,段震宇. 2005

[11]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O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12]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大豆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刘玉平,李瑞平,李志刚. 2010

[13]不同栽培调控措施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张文伟,耿智广,黄浩钰,付金元,陆立银,李峰. 2017

[14]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0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15]西藏半高寒农区早熟甘蓝型油菜栽培技术要点及建议. 尼玛次仁,登增卓嘎,南志强,王晋雄,李施蒙,袁玉婷,唐琳,次仁白珍,赵彩霞,杨广环,白玛央金,仁增. 2023

[16]施氮水平对玉米开花后干物质积累、转运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张磊,孔丽丽,侯云鹏,于雷,李海燕,王立春. 2020

[17]间作和施氮水平对玉米和花生农艺性状及花生结瘤的影响. 乔月彤,蒋曦龙,李晓靖,王澜,薛燕慧,夏海勇. 2022

[18]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 周超,王俊强,韩业辉,许健,徐婷,于运凯,王连霞,柴丽丽,赵蕾,丁昕颖. 2023

[19]施氮水平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钟维,韦德斌,向英,黄明卡,农建步. 2016

[20]不同施氮水平对超高产夏玉米氮磷钾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景立权,赵福成,王德成,袁建华,陆大雷,陆卫平.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